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市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这么好的苹果咋就卖不上价?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北京晨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64票  浏览23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11月18日 10:58
  销路:
  
  九成苹果地头卖掉
  
  王进海种苹果已经10多年了,他经营的果园今年收成不错,果子个大饱满,随手摘个苹果咬一口,汁水四溢、脆脆甜甜。“这么好的果子咋就卖不上价儿呢?”王进海有些不解,也有些不服。
  
  他告诉记者,绝大部分苹果都是靠自己在地头卖掉的,比如开车经过的游客和老客户,一箱20斤,有时一下能卖出一二百箱;其余少部分通过村里的农村合作社解决销路。
  
  村干部证实,村里1500亩果园年产量七八百万斤,其中只有10%大约2万箱由合作社卖给企业等老客户,其余都是由农户自销。这位负责人坦承,合作社机制尚不成熟,工作人员大都是兼职,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农民销售。至于时下正热的“农超对接”,这位村干部表示还真与某国际连锁大超市联系过,但对方不仅对果子重量有要求,还要求果型对称,村里难以分出人手分选果型;更重要的是价格问题从外地收的一般苹果每斤2元,而安辛庄村的六七两果每斤9元。
  
  价格:
  
  成本增加难卖好价
  
  在安辛庄村的另一个果园,王进海指着树下铺的类似保温膜的塑料布给记者算起了成本账:“这不是保温膜,而是反光膜,把阳光从下面反射上去,让整个苹果受光变红。”果园与养鸡场签订协议,采用鸡粪等生物肥料;此外还要施复合肥,每袋复合肥150多元,平均10棵树一袋,一亩地要用去5袋。果园不像种粮食的“大田”,大田有国家补贴,果园的复合肥只能果农自己掏。可果品价格卖上不去,农民也不敢过多投入。
  
  王进海有位朋友在另一个郊区承包果园,那里有个村民共用的保鲜库,这让他颇为“眼馋”。眼看天气越来越冷,苹果要尽快采摘下来,如果能存在保鲜库里等到元旦、春节前后再拿出来销售,价格能高于目前的三分之一以上。但一座保鲜库动辄百万元,村集体无力承担这笔开支,指望农民集资更不现实。他希望由市区补助等其他形式帮助解决资金瓶颈。
  
  对策:
  
  当地拟建果品保鲜库
  
  顺义区园林绿化局技术人员向记者证实,由于去年苹果收购价格大幅升高,今年果农生产积极性大增,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提升,预计产量可达2000万公斤。
  
  苹果产量的高低是影响价格走势的主要原因之一。记者了解到,由于今年苹果预计产量与去年大体持平,且去年后期苹果收购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每斤五六元),导致今年果农观望惜售心理严重。
  
  这位技术人员指出,在增产或减产幅度不大的情况下,苹果的丰缺不会在销售前期就表现出来,也就不会影响前期苹果的价格。反而是贮藏苹果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苹果供应量,进而左右苹果价格。但晚熟贮藏苹果由于受到去年存储收益下降的连累,有可能导致存储量缩小,收贮的商人可能会减少,大批晚熟苹果可能会在采收后的较短时间内销售,因此晚熟苹果价格可能会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
  
  目前,开始采收的晚熟富士苹果一级果价格达到每斤3.5-4元,高端优质果的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
  
  顺义区园林绿化局负责人透露,王进海的建议有望实现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筹措资金,拟在当地建果品保鲜库,帮助果农解决实际问题。
  
  晨报首席记者姜葳
  
  燕山脚下的顺义区木林镇安辛庄村果园,成熟的苹果喜庆地挂在枝头,有的枝杈甚至已被沉甸甸的果子坠折。“收成和卖价都跟去年差不多,但今年的成本却高了。”56岁的果农王进海有些为难,正是苹果上市的日子,他既想尽快卖出去,又想再留些日子卖个好价。
  
  王进海的心思实际上反映了整个顺义区果农的尴尬:果品质量好,销路不成问题,但价格上不去,就是不敢投入。“如果能建个保鲜库,到春节前后价格能涨三分之一。可100多万元呢,谁来掏?”村干部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