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她就是咱村的“女雷锋”——“火龙果女皇” 林汉文普惠村民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宁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472票  浏览22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3月09日 15:34
  【水果邦】年,柳州女子林汉文第一次走进邕宁区的联团村。在陌生的环境下,面对着陌生的村民,她提出希望承包村民的荒山种植火龙果的设想,不少人纷纷回避,不愿跟她多谈。十几年过去了,如今“火龙果、林汉文、联团村”,三个偶尔碰撞的名字,紧密交集,家喻户晓。
  
  “联团村就是她的‘娘家’,我们都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村民们朴实的话语,流露出联团村村民对林汉文的深情。林汉文如果回村,那可是全村的喜事,村民忙活好几天,端出传统手工制作的榨粉,表达对她的敬意。每次回到“娘家”,林汉文也会抛开所有顾虑,从不喝酒的她,频频举杯,曾经两次喝醉。
  
  当初联团村的300亩荒山,开启了“火龙果女皇”的梦想;饮水思源,而今林汉文又以一桩桩惠农善举,带领村民们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康庄大道上。村民纷纷称赞说,她是咱村的“女雷锋”!
  
  农民要富,先修农村道路
  
  “刚来到这里时,看到村里很多路都很泥泞。”说起初来时的印象,林汉文看到农民每天下地干活所走的路,宽不足尺,坑坑洼洼,泥泞狭窄。大多时候,他们还得肩挑重担,往返于这样的路上。于是,她就出资请来挖掘机,为村民拓宽平整道路。由于刚刚承包荒山,土地都没有开垦,果苗也没有下种,她却先管起“闲事”来,整修那些与自己“不相干”的道路,不由得引起村民的好奇。有人忍不住问她:“怎么果苗不见你种一棵,倒见你让人天天修路。难道你是来我们村搞房地产的?”林汉文听了,只是笑而不答。
  
  林汉文跟记者说出了她的想法:“要想富,先修路。如果村里路不好走,农民连‘出路’都没有,怎么发家致富?”联团村支书韦平人说:“她不但出资修了7条机耕路,而且在2005年,政府拨款修联团村的村道,需要村民集资的10万元,也全部由她捐助。”联团村的新华坡、那福坡、其村坡实行村道硬化,政府拨款下来后,集资部分可难住了村民。“得知情况后,她又主动拿出3万多元,资助3个村新修硬化村道5公里。”韦平人告诉记者。
  
  不但为村民修筑致富之路,当了解到村里还有不少孩子家庭困难后,林汉文还积极出资助学。联团村十冬坡孤儿黄天礼,刚出生时父亲就亡故,不久母亲也改嫁,到他五六岁时,爷爷奶奶也相继过世。他与只比自己大2岁的姐姐相依为命。前年,林汉文得知情况后,主动提出愿意资助他,负担他全部学习费用。如今,14岁的黄天礼已经读初中,林汉文说:“只要他勤学上进,我愿意一直供他读完大学。”联团村副支书黄如闪告诉记者:“在联团村像黄天礼这样的孤儿,林汉文跟踪资助的就有3个。”
  
  逢年过节,林汉文都会拎着水果等礼品,登门慰问村里的孤寡老人、困难家庭。春季学期开学期间,林汉文又拿出1500元,资助20名困难学生。
  
  “现在道路好了,我们拉农资方便多了,田地里种出的经济作物也能及时外运,不至于坏掉。”韦平人笑呵呵地说,“孤儿读书得到鼓励,困难户、孤寡老人感受到爱心。”“村民们都把林汉文当成自己的亲人。”憨厚的老农笑容可掬,“孩子们都说,书本上有个雷锋叔叔,我们村有个‘雷锋阿姨’。”
  
  变“废”为宝,农民获多重实惠
  
  联团村屯朗四冬坡的黄一确是个养猪大户,以前如何处理猪粪一直是困扰他的难题。“现在施农家肥的农户少了,猪粪白送人家都不要。养猪又不可能不产生猪粪,又臭又占地方,时间一长,连个堆积的地方都没有。”黄一确为此很伤脑筋,“现在好了,他们种火龙果需要农家肥,以前嫌碍事的东西,现在却能卖钱了。”火龙果农场的场长林汉良插话说:“而且价钱还不错,现在每立方要几十元钱。”对黄一确来说,一年下来,以前的“废物”,如今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火龙果施有机质肥,不但是猪粪,包括牛粪、鸡粪,我们都需要。”林汉良说,“这就为周边的养殖户解决了难题,还增加他们的收益,同时也对环保有所贡献。”
  
  农家肥是农村看得见的财富,而以前农民的农闲时间却经常浪费于无形。“现在农闲的时候,村民可以到火龙果基地打工赚钱。”说起此事,联团村副支书黄如闪满面笑容,“我在火龙果园打工已6年。在家门口打工,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一举两得。”联团村村民韦文员说:“他们经常聘请村里农户管理果园和包片生产。我做工每个月都能得1200元钱,有的村民到果园包片包工做,可能挣钱会更多。”
  
  不但能到火龙果园打工,有的村民还自己种起了火龙果。那援坡70多岁的韦启行,膝下无子,老两口带着10岁的孤儿孙女生活。林汉文免费送给他果苗,还教他技术,果苗种下去,第二年就有几千元收入。黄如闪说:“他的果林今年才进入盛产期,老两口带着小孙女,以后的日子就不用发愁了。”
  
  几年来,林汉文为种植火龙果的农户提供火龙果种苗2万株,直接补贴资金12万元,并免费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00余人。“雷锋精神,造福一方啊!”对比今昔状况,黄如闪感触颇深,“以前我们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桑养蚕,原来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现在,村民除了种桑养蚕,农闲时间到火龙果园打工,加上山地的租金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多元。”
  
  土地流转,实现顺势双赢
  
  望着眼前连绵起伏的山坡,记者问:“种植1万亩火龙果要有多少个山头?”“1万亩,大大小小,至少有100个山头。”林汉文伸出右手食指。记者又问:“那么,5万亩岂不至少要500个山头?”林汉文笑了笑,没有回答。
  
  1998年,林汉文从承包300亩荒山坡起步,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如今火龙果示范基地已发展到12000亩,她计划几年内,火龙果种植面积要达到5万亩。“刚开始时候,村民们连火龙果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租地是比较难的。”林汉文当初为了承包300亩荒山坡,绞尽脑汁。她说:“现在村民都看到了火龙果的效益,加之土地流转政策,有的村还主动邀请我们去承包集体荒山坡,种植火龙果。”
  
  联团村屯朗四冬坡在春节期间召开村民大会,商量集体土地流转事项,决定将1000多亩荒山坡流转出去,承包给林汉文种植火龙果。黄一确是村民代表之一,也是他提议邀请林汉文承包村里的荒山坡。他告诉记者说:“现在全村131户人家,有128户已经签字同意了。”黄一确开玩笑说:“承包我们的山坡,是有‘附加条件’的。”原来,按照合同规定,到他们村种果,还得优先安排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这也是创业的机会,等于为村里引进一个好项目。等以后学到技术,我们村就跟他们合作,自己种植火龙果。”黄一确对前景满怀希望。
  
  “按每20亩平均1个产业工人计算,将来产业基地的农业生产,能提供2500个就业岗位;在工业生产和综合项目开发上,初步估算,可提供7000个就业岗位。”林汉文用数据说话。林汉文和她的团队还将以火龙果为主打产品,计划于2013年年底前增扩4万亩种植基地。饮水思源,林汉文希望引领村民们共同致富,“将来的5万亩果园基地,其中公司种植2万—3万亩,另外公司以提供种苗、提供技术指导、保价收购产品等方式,带动1000至2000户农户种果,按平均每户种植10亩计,估计带领农户种植1万—2万亩。”
  
  除了火龙果种植以外,林汉文说,将来还要利用5万亩超大规模的土地优势,在拳头产品火龙果的带领下,借机延伸产业链,引种其他优良产品,带动农户发展土猪、土鸡、土鸭等生态养殖业和特色渔业,开发有机食品,进一步提高土地的综合附加值。(蒋林林)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