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达县黄都乡:筑宽“青脆李”产业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达州网 桂悲鸿 朱成林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3票  浏览11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6月14日 17:36
  近日,重庆水果李姓批发商赶到达县黄都乡实地考察后,再次签订了5000斤的购货合同,他高兴地说:去年,我进了1000斤“青脆李”回去,其口感很受欢迎,今年,我见这里的基础设施给我们批发商又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值得我加大投资。
  
  黄都乡“青脆李”基地入口
  
  达县黄都乡“青脆李”是其主要特色产业之一,主要分布在该乡的观音崖山坡,以双石桥村、铁炉沟村为主;当地的“青脆李”以其清脆、香甜、可口受到人们的喜爱,在2007年被评为达州市最受欢迎的十大水果之一,产品远销重庆、成都、达州等城市,市场销售前景十分看好。经申请,2010年,“黄都青脆李”在国家工商总局进行了商标注册。
  
  近年来,黄都乡党委、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把发展“青脆李”作为全乡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倾力打造,为“青脆李”产业发展提供更大平台,做大做强青脆李产业。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黄都乡首先对场镇通往基地的路面上进行了扩宽,他们把原有3米宽的路面扩宽至4.5米,大大提高了路面通行能力,方便有采摘旺季购销商前来运输。其次,他们在“青脆李”基地采摘较为集中的地方修建了一个近200平方的停车场,这让运输车辆直接开进基地,可大大缩短“青脆李”从树上到水果市场的运输时间,三是在主要生产基地修缮了“三纵一横”4条近7公里的生产便道,这为果农采摘提供了方便,不仅可减短“青脆李”的下树时间,还大大保证“青脆李”下树后的完整度。
  
  二是成立了“青脆李”协会。在加强青脆李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同时,黄都乡全力推广“青脆李产业大户+村两委会+专合组织或协会”的产业模式,大力发展青脆李,他们通过协会的作用促进青脆李产业的发展,切实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每当“青脆李”生产关键环节,就邀请来县科协、县科技局、县农广校、县茶果站的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培训,仅近二年时间,就先后5次邀请专家到现场,完成了对400余人(次)的技术培训。
  
  三是实施青脆李品种改良工程。由于当地“青脆李”果树系上世纪中期零星栽植,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果树逐年衰退,果实品质有退化迹象,为了将“青脆李”这一地方水果升级换代,使地方特色果类为农民增产增收,黄都乡启动了“青脆李”资源普查选优提纯工作。在县茶果站的帮助下,黄都乡结合‘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路子,做好了青脆李优良单株的评比、高接换种和苗木繁育准备工作,通过淘汰一批劣质李树,高接换种一批低产李树,新发展一批优良李树,夯实了当地青脆李生产基础。
  
  四是扩大种植面积。在对品种进行改良的同时,黄都乡组织力量将自产“青脆李”送往达州市水果批发市场进行宣传,并在成熟季节请来成都、重庆等地的水果批发商前来品尝,让“黄都青脆李”成为当地的招牌产品,在协会的带动下,全乡的“青脆李”不但比市场价高,而且还全是经销商上门收购,产出的“青脆李”根本不愁销路。黄都乡抓着这个契机,积极引导各种植户扩大种植面积,做大做强做优这项产业,经过努力,黄都乡已成片种植青脆李2500多亩。
  
  目前,黄都乡的“青脆李”已从以前的双石桥村观音崖山坡下一个小基地,发展到包括堰塘湾村、铁路沟村等多个村社共同参与的大产业,全乡“黄都青脆李”可实现年产李子1200吨,收入600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加2600元。谈起“青脆李”产业,乡党委书记刘双全胸有成竹:我们黄都乡党委、政府已将青脆李纳入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成片发展“青脆李”规模达到5000亩,将青脆李打造成全县独具地方特色的名优品牌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