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长清区林业局果树站站长张桂兰:剪刀随身带 电话成林果热线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济南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59票  浏览20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3月13日 15:09

  

张桂兰送科技下乡 记者 翁利丹 摄□本报记者 翁利丹

  有这样一个女人,她几乎不穿裙子,不是不爱穿,而是没时间穿;她手里提的不是女士包,而是公文包,里面放着各种果树修剪工具;她的电话总是很忙,找她的大都是果农
  
  她叫张桂兰,是长清区林业局果树站站长。她的足迹踏遍了长清的每一个荒山、荒滩和果园,被人们戏称为长清的果树之母。
  
  怪每天都有果农找,家里电话成林果热线
  
  张桂兰与果树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她的童年时代。在甘肃天水老家,因为父亲从事林业工作,张桂兰从小就把果园当成玩耍的天堂。很小的时候,她便开始修剪果树,还会去别家果园赚钱,嫁接一棵树一分钱,一天下来可以赚10元钱。
  
  1992年,张桂兰从甘肃农业大学的园艺系果树专业毕业,次年作为林业技术人才被引进长清区林业局果树站,一待就是二十余载。
  
  见过她的人总能发现,她手里永远提着一个蓝色公文包,里面没有女性护肤品之类的东西,只有一套果树修剪工具。这是她的必备行头,走到哪,用到哪。
  
  采访中途,张桂兰接了好几个电话,都是果农来电。她说,平均每天都有两三个果农给她打电话,赶上特殊季节就更多。走到哪里,她的电话就留到哪里,办公电话、手机号码、家庭电话,总有一个能找到她。因为果农经常把求助电话打到家里来,她的爱人风趣地说:“家里的电话都变成林果热线了!”
  
  难群众不配合,她得自己动手
  
  1995年,长清区林业局为五峰山街道纸坊村引进6000多株大樱桃,但世世代代靠种庄稼养家糊口的老百姓对此并不买账,不仅不配合工作,私下里还弄坏树根甚至连根拔起。张桂兰和同事们都快说破嘴皮子,100多亩的果园到年底仍只剩下60多亩。第三年,林业局又为该村争取到3000棵树苗,但因为之前那批樱桃树还未见果,村民便将新苗子拔得一棵不剩。
  
  春节刚过,正是大樱桃修剪的关键时期,天气仍然寒冷,呼呼的北风夹着雪花,冻得人手脚冰凉。由于很多果农不配合,她和同事只能自己动手,挨个儿给树苗拉枝、修剪、搞穴贮肥水,没几天手脚全都冻了。“一回到家,只觉得脸、耳发烫,手、脚都痒得难受,连觉都睡不好。”
  
  2000年,五峰大樱桃终于见了果,每公斤卖到40元,2001年有8户果农收入过万元。从此,五峰纸坊人慢慢从“要我种树”转变成“我要种树”,村民们自发地栽植大樱桃6500多亩,年收入近千万元,成为济南市最大的大樱桃标准化生产基地
  
  2005年,张桂兰在孝里镇岚峪村改接早实核桃。当时正值三伏天,烈日当头,41度的高温,还没干活就已浑身是汗。她带领全站同事和嫁接队克服住宿条件差等困难,连续6天没回家,超额完成了嫁接任务。目前,这些良种核桃年均增产110万公斤,年增效益3000万元。
  
  张桂兰常对身边的技术人员说:“谁最需林果技术?是果农。哪里是我们的用武之地?是果园、是农村。”
  
  憾与裙无缘,为工作放弃美
  
  1995年,归德坦山东赵村有一60亩果园,由于缺乏技术,栽植4年的苹果树像扫帚状抱头疯长。果农们万分焦急,有的甚至产生了刨树的念头。这时候,还未休完产假提前上岗的张桂兰与他们签订了2年的果园技术管理合同。东赵村距长清城区约40里,她经常早上7点骑自行车去果园,傍晚再回来,一趟耗时一个半小时。
  
  由于一心扑在果园里,她的孩子吃奶不及时或常吃变质的奶,接连一个月拉肚子,原本胖乎乎的圆脸日渐消瘦。最后,她不得不将不足8个月的孩子送到了邹平婆婆家,直到3岁才接回家。其间,她每隔两三个月回邹平一趟,“孩子当时硬是不认我这个母亲,连抱也不让抱,还没等我与孩子熟过来又得离开。”
  
  由于张桂兰很少在家,做饭照顾孩子这些家庭琐事全都落到了其丈夫身上。有一年的正月初七,张桂兰的公公突患脑梗塞,住院20多天,忙于春季林业工作的她只抽空去看了老人两趟。
  
  “女人都爱美,我也一样。”但这20年来,由于一年四季都要与果园和果农打交道,她几乎没有时间穿裙子和漂亮衣服,化妆品更是用不上。为了不和农民有距离感,她在外从不戴草帽和口罩,长年的风吹日晒让她的皮肤变黑变差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