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种褚橙不算完,还要种“褚苹果”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8票  浏览40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1月15日 16:31

  

褚时健提前10分钟和拜访团代表沟通讲话主题。

  核心提示
  
  被一辈子的名声和遭遇所累,昔日烟王、今日橙王褚时健的身体有点像一架超负荷的机器。他仍在为子孙事业立标杆,为乡邻致富铺路,为当地政府树立“庄园经济”的范本,甚至要在种褚橙之后继续种植“褚苹果”……87岁的他像棵不敢轻易倒下的老树,身后荫庇着众多人的生计和梦想。
  
  突然亮起的一堆闪光灯中,褚时健颤颤巍巍登场了,所有人都围了过去,拍照、请求签名,像是哪个巨星要开演唱会。跟媒体报道中那个运筹帷幄的励志者形象不同,这次他明显老了。头发花白,走路有人搀扶,弯腰坐下的姿势也略显痛苦,别人说话需要大声凑近他耳边。
  
  87岁高龄,被一辈子的名声和遭遇所累,他的身体明显像一架超负荷的机器。但当一群从山东赶来的企业家面对面听他讲话,讲投资建议,讲他即将展开的新蓝图—在海拔2200米的高原上种植“褚苹果”—所有人又都松了口气:这架老旧机器里面负荷着的某种东西,好像还在盛年。
  
  “朝圣”褚橙庄园
  
  上一次哀牢山,见一次褚时健并没那么容易。经山东省云南商会前后一个月的多次辗转,一群企业家终于约上了远在云南的褚时健,准备当面听这个商界传奇谈生意,谈人生。
  
  1月8日,一行40多人终于坐到褚时健的面前。他们大多数都是从青岛飞过来的,也有身家不菲的企业家开着保时捷一路自驾游过来。
  
  每个人都有备而来。有人带上了本子,想要一个签名;有人准备了提问,想请教企业管理方面的建议;还有人带来了想法,想和老人在生意上合作一把,“沾沾光”。更多人只是怀着“朝圣”的心态带来了礼物,作为对老人抽空招待的回报。
  
  这样的“朝圣者”很多,大家都想喝心灵鸡汤,学褚时健那惊人的“跌到低谷后的反弹力”。
  
  以往他们绝大多数都会被褚时健回绝。但很显然,当地政府敏锐地从中感觉到了“商机”。
  
  一个多月前,在褚时健种植橙子的最初2400亩果园基础之上,一个集生态种植、旅游观光、会务接待等功能为一体的“褚橙庄园”开张了。总投资1900万,褚时健出资600万,其余由正在大力打造“庄园经济”的省市县三级政府承担。
  
  褚时健曾向媒体明确表过态,说自己喜欢清静的生活,操办褚橙庄园主要还是“政府意志”。
  
  目前看来,庄园并不愁客流。导游王明忠和宾馆前台告诉本报记者,褚橙庄园自2014年11月19日开业以来,仅观光团队就已接待20多个,本省的外省的都有,绝大多数都是企业家团。很显然,观光不是唯一目的,他们都是冲着“朝圣褚时健”而来。
  
  众所周知褚时健是中国最具争议性的企业家之一,曾是“中国烟草大王”,效力红塔集团18年,为国家贡献利税至少1400亿。就在他人生最得意之时,却因**在71岁那年被判无期徒刑,唯一的女儿也因涉案在狱中自杀。三年之后,褚时健得以保外就医,此时已74岁。按常人思维他可能从此隐姓埋名聊度余生。但他和妻子躲进哀牢山,悄悄种出热销全国的“褚橙”,十年之后成了亿万富翁,这时他已80多岁。
  
  不是所有观光团队都能像这次的“山东团”这么幸运,能和褚时健约谈一个多小时。担任领队的山东省云南商会副会长郭春明这样解释:一是因为有云南企业家通过关系约见;二是青岛是知名企业聚集之地,褚时健这样一个有着强烈企业家精神特质的人,自然会对同行们有某种认同,同时也期望庄园扩大影响。
  
  提醒来宾“投资小心一点”
  
  8日早上8点15分左右,褚时健被工作人员搀扶着出现在褚橙庄园的会议室。其时离约见时间提早了10多分钟。
  
  “还是这么拼。”有人小声说道。但提问时间被限制,又见昔日英雄垂垂老矣,拜访者们都有点担心。
  
  “恐怕只能听听媒体上已经宣传过的那些事了。”青大商学院EMBA班的一位企业家悄悄议论。大家之前的期望是,褚时健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给在座企业家们一些投资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建议。
  
  但褚时健刚开讲两分钟,很多人的心就放下了。老人的口才和思维还是活跃的。
  
  “在座的各位老板可能有个共同的感觉:生意有点难做了。国家经济增速有点下滑,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也慢慢积累下了很多问题,再继续这么高速下去不现实。有些投资,到现在看,投了没有效果。时代不同了。”来的都是商人,一开篇老人没有多余赘述,直接谈起经商形势。
  
  褚时健从来只说云南方言,一聊也就聊起了身边事。“过去十年,云南主要就是搞矿山搞房地产的多,有的煤老板自己也晓不得咋个会一下子赚那么多钱?地方政府不断招商,不断投资,项目越大越好,好拉动GDP靠它升官。有很多项目带有很大盲目性,自然会积累起一些问题。”这一点或许在座很多企业家都有同感,全场气氛有点沉寂。
  
  有位坐在偏席的企业家打破沉默,上前给褚时健送上根烟,递上了火。老人没拒绝,吸了一口继续开讲。
  
  “搞房地产的,去年房子卖不掉了。玉溪有个房地产商,靠他开矿的朋友做资金支持,过去十年轻轻松松赚了七八个亿。但去年以来七八个亿一下子就没了,还欠下银行贷款十多个亿。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要小心一点。各个地方政府都想拉我们去招商引资,该不该干,得自己拿捏!”
  
  此次山东企业家的云南之行,拜访褚时健是主要目的,另外也将与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会晤,了解一些招商引资项目。不知道褚时健是否清楚企业家们的这一行程,但他的这个有关投资的“预防针”,在下面听者看来打得挺及时。
  
  “这也算是老人厚道,不说一点官话大话。从当前大环境看,这些建议对投资者特别是年轻创业者来说很实在。”在座的中国证券业协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青岛市大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成武私下这么评价。
  
  除投资之外,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褚时健重点讲了三个字:做品质。
  
  “商品过剩的时候,你的产品要有特色,要有品质。”褚时健又提起了他的橙子—注重技术研发,搞精细化管理,投入的生产成本是其他种橙者的一倍,利润却比别人高两倍以上。“别的地方橙子2元一斤,我的至少10多元一斤,你说划不划算?”正对着哀牢山主峰的2400亩橙园里,企业家们亲眼见证过褚橙的精细化种植。云南深冬的果园依旧绿油油,每棵橙树之间间距宽敞,得以享受同样质量的阳光;树下堆着燃烧过的草木灰,散养鸡窜出窜进,随时提供有机肥;几个农户在给果树根部刷橙园“独家配方”的防虫药,看见来宾拿手机拍照,还不忘提醒果园里有WIFI信号可供连接。
  
  敬请期待“褚苹果”
  
  操办褚橙庄园,并不是87岁的褚时健唯一在忙的事。之前有云南企业家透露,褚时健接下来还有“大动作”—要在曲靖市马龙县开种高原苹果。这次拜访,本报记者得以向褚时健当面求证。
  
  “是的,苹果我们已经在接触。20多年前云南从北方拿来的苹果种子,在海拔2000米的地方种植,结果发现品质比其他地方的都好。”老人全程语调很平缓,谈到这里略微提高了一点声音,“马龙苹果样子难看,都是些歪苹果,但是脆,甜!吃着舒服。今年我们先试着种6000来亩。”
  
  一个多月前,云南省曲靖市农业局的网站上登出了褚时健前往当地农村考察苹果种植技术的消息。从照片上看,天下着小雨,褚时健穿着普通公务员经常穿的那种蓝黑色夹克衫,在田间和农民、农技专家交流着什么。
  
  伞是由一个小伙子帮撑着的,他空出的一只手搭在贴身撑伞的小伙子肩头—看得出来是走累了,腿脚已经不灵便。
  
  就在那几天,褚时健和马龙县政府签订了项目协议,未来3年,他将分两期建设1万亩苹果园。
  
  和山东企业家的见面会上,他重点提到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到了现在诸多企业界大佬都在关注的特色农业。
  
  他也提到了潘石屹卖苹果的事,“潘石屹的那个苹果是蛇果,和美国蛇果样子很像,但味道不太像。”
  
  而他接下来要经营的苹果,不是只抓品牌包装和营销,而是从种植环节上进行技术改良,兼顾卖相和口感。
  
  “种这个苹果啊,要控制好一点:海拔高度要在2000~2200米之间。这样的高原苹果口感最好。”褚时健说。
  
  这让人自然联想到他那些橙子树。它们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接受着标准化控制和改良,种植间距、枝条去留、挂果数量都要经过褚时健的琢磨钻研。
  
  别的果农希望自己的橙子开花结果多多益善,但在褚橙庄园,每棵果树只剪剩260朵花左右,让一棵树的精华全都集中在这200多个果子里。这恐怕就是王石所指的褚时健的“匠人精神”。
  
  这次南下玉溪的路上,有企业家向记者透露,他们是带着项目来的,想和褚橙庄园在旅游市场开拓方面有所合作。听到这位87岁的老者仍在描绘种“褚苹果”的蓝图,除了感动,更多人心里确实也“蠢蠢欲动”。
  
  “在座的都是商人,大家都托我转达一个问题:褚老的事业需不需要援手?比如说资金众筹之类的,我们有很多企业家都愿出这份力。”这次见面会的主持、青岛原创设计公司总经理晏娜代表大家提问。
  
  “我们准备自己先试试,现在先不吸收投资。因为我们做事情,最怕的就是别人吃亏,最怕的就是因为我而把别人带坏掉。这比我们自己吃亏还难受。”褚时健婉拒了企业家们的心意。
  
  最愁的事:儿孙接班
  
  这个回答,席下听者各有各的解读。
  
  有人说褚时健根本不愁资金,“玉溪市里几百个亿万富翁,排着队等着给他投钱”,“光一个王石恐怕就够了”。
  
  也有人说,褚时健不愁钱,但他确实也是那种怕拖累人的性格。几十年来,从早年经营小糖厂、小纸厂开始,他带过的公家的、私人的企业七八个,每一个业绩都好,都没给国家和职工添麻烦。
  
  直到今天,这个87岁老者仍像棵不敢轻易倒下的老树,身后荫庇着众多人的生计和梦想。据悉,目前全省靠褚橙营生的有1万多人,很多人因褚橙而富;哀牢山一带的农民们也沾了光,跟着种起了各种在外热销的冰糖橙、砂糖橘;玉溪市的小零售商们以前月赚两千元,现在卖橙子月赚一万四五千元。年轻一代的择业观,在褚橙扎根的新平县也悄悄改变着。“以前在农村,他们一天到晚考公务员。现在愿意来种橙了。”
  
  除了农户、员工和经销商们,自己的儿孙是不是也要照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已进入交接班时期,他对接班者,以及大批忙于创业的80后、90后们又有什么嘱托和期待?见面会的最后,本报记者把这一串问题抛给了褚老。老人本已准备起身离席,听到这些问题又稳稳坐回原处。
  
  “这个也是我最愁的事情!比我抓商品的品质还要愁。”出乎人意料,这个年迈的父亲、爷爷和姥爷微微叹了口气,一字一句说得掏心掏肺。
  
  “这些年我们种橙子,一年增产个两三千吨,一天往果园跑两三回、三四回,小一辈的能不能做到?搞网上销售他们强,但是搞产品质量,差距会不会太大?做人能不能像我一样,生怕别人吃亏?老一辈那种甘心吃苦的精神,你们能不能有?”
  
  这些算是当日会面的结语。
  
  话毕各种闪光灯随即亮起,大家纷纷上前握手合影。这个昔日烟王、今日橙王,一辈子前呼后应不乏拥趸之众,这样的场面想必是见惯了。但他依旧有礼貌地起身配合,表情带着点疲惫和闪躲。
  
  他座位背后的墙壁正上方挂着一幅墨宝,上书“昔日创下黄金叶,今朝又辟黄金果”。在褚橙庄园的宾馆、餐厅、大堂和各种接待室里,类似墨宝数不胜数,都是一些知名不知名的书画作者诚心献上的。
  
  的确,整个玉溪市,褚时健的影响力至今未烟消云散。市民都尊称他为“褚大爹”;饭店打工的90后提起他也一脸崇拜;红塔集团近年的多款新产品,例如“庄园”“传奇”等,其命名总让人难免联想起他,。
  
  其中最新上市的“传奇”香烟,被当地人明确指认为是向褚时健的“致敬之作”。
  
  1月9日离开玉溪时,记者去了一趟红塔酒店的香烟超市,正好遇见那款“传奇”被一群顾客抢购一空,服务员不得不从餐厅紧急调来存货。
  
  文/图 本报记者 高一靖
  
  作者:高一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