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扩种还是限产? 应时鲜果产业能否再做大些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华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60票  浏览5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8月03日 15:25
  记者近日采访中了解到,今年气候风调雨顺,果品品质特别好,销售形势也一路看涨,水蜜桃和杨梅价格创出历史新高,大樱桃价格更是创出了每斤近百元的“天价”,亩效益超万元的比比皆是。
  
  然而,我省应时鲜果种植面积并不大,目前全省果品总面积360万亩。而今年农业增收形势严峻,尤其是畜牧、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在这种情况下,价格连年上涨的应时鲜果产业能否再做大些,让它成为更多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对此,有人极力支持,也有人表示担忧。
  
  无锡惠山区阳山桃农协会的高级农艺师赵逸人就不赞成“做大”。她说:“我们这里的水蜜桃批发市场有一种放大效应:哪天水蜜桃上市量一多,经纪人就会使劲压价,多一成价格不是降一成,而是会降好几成,因为经纪人心里很清楚,水蜜桃不耐储,桃农不可能嫌价格低再拿回去。反过来,哪天上市量少了,桃农就会放开胆子报高价,因为桃农知道,经纪人跟超市、宾馆签了合同,完不成要受重罚的。”
  
  省园艺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陆爱华不赞成这种观点。他说,一种果品交易价格短期内可能会受供求变化影响涨跌幅度很大,但从较长一个时期来看,呈现出量增价升趋势。如我省的葡萄2000年种植面积不到10万亩,现在扩大到26万亩,价格却基本上是逐年上涨,并没有因为种多了就跌价。水蜜桃情况也一样,以前,苏南主要是阳山镇种,2000年时全镇种植面积只有6000亩,现在无锡好多地方都在种,周边的武进、张家港上得也很快,苏南种植面积已近10万亩,但价格照样年年上涨。
  
  据分析,造成这种量增价升现象的原因有三条:一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很多原来吃不起的人现在也加入到消费行列,吃的人多了,销量就扩大了。二是交通条件改善带来销售范围扩大。像阳山水蜜桃这种产品不耐储存,以前最远只能运到无锡市区销售,现在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销售范围扩大到整个长三角地区甚至更远。三是产品上市期拉长。原来阳山水蜜桃品种较少,主要在6—8月上市,现在早、中、晚熟各种品种都有,从4月一直卖到11月,产品上市期拉长,销量增加但又没有集中上市,避免了一扩就跌现象的发生。
  
  一位园艺专家指出,江苏人市场意识强是好事,但往往过于谨慎保守,老担心种多了跌价卖难,影响了优势产业的做大。比如10年前,江苏蔬菜种植面积刚突破千万亩大关时,就有专家发表文章说,江苏蔬菜种植面积扩大过快,已远远超过需求,可能出现严重卖难,当时引起很大反响。然而,10年过去了,江苏蔬菜种植面积超过2200万亩,不但没出现卖难,蔬菜价格还稳中有升,而且江苏市场上外省菜还占了大多数。还有一个园艺产品茶叶,论品质、价格、效益,江苏都是全国水平最高的,但种植面积只有40多万亩,而国内种得最多的云南有300万亩,贵州、浙江安徽、福建等都在200万亩上下。有人老担心种多了卖不掉,结果江苏市场上到处都是外地茶。
  
  还有人担心,一种优质特色果品只能在某一个特定的地方种,如果盲目扩大种植范围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对此,陆爱华认为,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提高、新型设施的引用推广,原来的种植禁区不断被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传统观念已经过时了。以葡萄为例,八十年代,我省苏南出现过一次葡萄发展热,但由于南方多雨带来病虫害重发问题难以解决,后来种植面积逐渐萎缩,有关专家由此得出了“南方不宜种葡萄”的结论。近年来,因把蔬菜上用来保温增温的大棚移用到葡萄上来用于防雨,解决了制约南方葡萄生长的一大障碍,苏南再兴葡萄热,而葡萄质量和效益都是全国最好的。
  
  省农科院园艺所所长俞明亮认为,应时鲜果产业能否进一步做大,关键还在于产品质量。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是全国最大的果品消费市场,消费档次也最高,只要果品品质好,按目前及逐步增加的产能,价格高点应该也能卖得掉。因此,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要充分发挥有利的区位优势,提高品质、搞好包装、打响品牌,做大应时鲜果产业。
  
  这不是说可以不重视市场供求情况,而是要研究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及消费水平提高等因素对供求的影响,别以老眼光看待新事物。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