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沙丘上万亩葡萄谁栽种? 安恩达产业治沙成龙头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环境报第7版 作者:杨学忠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84票  浏览14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8月11日 17:22
  站在内蒙古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万亩葡萄基地,极目远望,乌兰布和沙漠象一头红色的公牛横卧在黄河西侧。黄河,这条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就在起伏的高大沙丘下流淌。
  
  从2006年开始建设的内蒙古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万亩葡萄园基地,就处于乌兰布和沙漠南缘沙丘链的包围之中。
  
  在内蒙古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安恩达的带领下,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建设,这一沙漠综合治理工程已经初具规模,种植的1万亩葡萄已经抽枝吐蕊,3万吨葡萄酒加工基地、3万只肉羊养殖基地、1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以及两万亩生态防风固沙林正在建设之中,推土机轰鸣着推沙造田,沙丘链已经被平整为沟垄纵横的葡萄种植园。
  
  平整沙漠两万亩
  
  安恩达指着这片曾经的沙漠告诉记者,他原来从事炼焦行业,2005年底按照国家清理整顿焦化行业的精神,焦场因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而被关闭。在此后半年的时间中,安恩达认真反思过去的创业之路:从16岁离开河套老家就进入了焦化产业,经过自己的打拼,终于有了自己的焦场。但是,过去从事的炼焦是一种高污染行业,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
  
  经过多方调研和思考,他决定选择绿色环保的产业来回报社会,将炼焦的补偿资金用于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的生态治沙产业。他了解到乌兰布和沙漠北滩地区地处北纬39°线,是全球最佳的葡萄种植地区,于是萌生了通过葡萄种植形成种植加工产业化的生态治沙模式,走沙产业发展道路的想法。
  
  安恩达在阿拉善经济开发区、阿盟环保局和乌斯太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内蒙古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土地流转的形式承包了5户牧民的15.8万亩沙地,偿付牧民土地承包费和养老费100多万元,开始了艰难曲折的产业化综合治理沙漠之路。
  
  乌兰布和沙漠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是内蒙古五大沙漠之一。近年来,由于植被退化、物种减少,沙漠化加剧,每年有两亿多立方米泥沙进入黄河,使黄河下游的河床逐年抬升,造成黄河汛期多次决堤,沙尘暴频繁发生,危害波及“三北”地区和京津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地人民生存和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安恩达怀着他的美好理想进入项目现场后,频繁的沙尘暴与连绵不绝的沙丘让人望而生畏,环境的恶劣令常人难以想象。当地的老百姓劝说,这个地方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等于拿着钱往黄沙里扔。但安恩达与工人就吃住在工棚里,顶着漫天的黄沙与难耐的干渴,每年推沙造田不止。
  
  到目前为止,安恩达带领公司员工已经平整沙漠两万多亩,修筑作业道路60多公里,配套输变电线路40多公里,打成配套机电井25眼,种植葡萄1万亩,栽植防护林3000亩,建设节能日光温棚20亩,利用大型喷灌种植牧草近1万亩,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当地群众把安恩达比喻为当代治沙的活愚公。
  
  生态产业治沙一条龙
  
  安恩达为我们描绘着万亩葡萄园的美好前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物链模式,产业化沙漠综合治理强调项目间的循环利用和相互依存,通过优良牧草、高效农作物种植以及葡萄种植产生的枝条茎叶,为畜牧业产业化提供优质蛋白饲料。牲畜产生的粪便通过发酵产生沼气,为园区提供热能和电能,沼气渣为葡萄种植和高效农业种植提供优质有机肥料,葡萄种植、畜牧养殖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葡萄酒和冷冻肉食品。
  
  目前规划建设的配套项目有5万亩葡萄种植基地,3万吨葡萄加工基地,3万亩现代高效农业种植基地,3万只肉羊舍饲养殖基地,3万亩梭梭林嫁接苁蓉基地,4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基地以及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基地,这将把乌兰布和沙漠北滩地区打造成阿拉善盟又一处生态旅游秘境。
  
  目前,内蒙古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化沙漠综合治理项目已经被自治区列入产业化龙头项目,得到政策上的鼓励和扶持。安恩达告诉记者,沙漠综合治理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的工程,需要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经过几年的实践,他更加坚定了产业治沙的信心,他将以肉羊养殖和葡萄酒加工带动治沙产业滚动发展,形成种、养、加一条龙的生态产业治沙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