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施刚强:永康“葡萄状元”的快乐人生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金华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46票  浏览29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8月14日 16:38
  施刚强将近一个月时间没打乒乓球了,别看他右手只剩下大拇指和小指,30年来,这只残缺的手已经被他练得能捏起一根针,打起乒乓球来左右扣杀,好些村民都不是他的对手。不过,尽管手痒痒的,打球的事只能先放一边,因为眼下,施刚强在永康唐先镇种植的百亩葡萄正进入采摘旺季。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施刚强每天带着老婆、儿子从早上5点干到晚上七八点,累了,扯开嗓子唱一曲流行歌,他的老婆则时不时地哼一段婺剧,一家人快乐地忙碌着。
  
  “50公斤,62公斤,54公斤……”随着过磅员读出一个个数字,小货车上一箱箱葡萄越叠越高,来收购葡萄的客商一边记录着,一边与施刚强攀谈起来。客商来自武义,叫周红仙,隔天就来收购两吨葡萄。这天,她和往常一样,早上5时半就来了,待一车葡萄装满,她将马上运往福州,第二天后半夜到当地市场把葡萄批发给几个老客户,然后当天返回。周红仙是多年的老主顾了,她说:“施刚强种的葡萄口感好,卖相好,而且他这个人讲诚信。合作这么多年,他从来不会把质量次的葡萄掺杂进来。”
  
  周红仙的车子刚刚离开,几辆面包车陆续来到葡萄基地,他们是永康当地的几个葡萄经销商。施刚强跑过去招呼。“丁零零”,他腰上的手机响了,“喂,是联华超市啊,今天晚点到?下午3点。好的,已经在摘了。”施刚强笑眯眯地挂断手机,向几个经销商解释:“是杭州联华超市的,每天都来拉一吨葡萄。”交谈了没几句,““丁零零”,施刚强的手机又响了,“喂,是无锡老吴啊。对不起,今天来不及摘啊,明天行不行?什么,一定要?晚上到?那好吧,晚上打着手电筒也给你摘。”
  
  就在施刚强一边忙着接待客商,一边忙着接电话的时候,古山镇的李展望来了,看施刚强忙着,他与记者聊起来。李展望是个体老板,几个宁波客商来他厂里谈完业务准备走了,他来买几箱青提送给客户。“提子是时鲜水果,可以放半个月,送外地客商体面,客商也很喜欢。”李展望说,镇上也有人种葡萄,但他还是愿意跑七八公里到这里买,“因为他是永康有名的‘葡萄状元’,得过奖的。他种葡萄的确有两下子。”
  
  施刚强“葡萄状元”的证书就挂在他长江有机葡萄研究所办公室的墙上,是2006年永康市农业局发的。不过,让施刚强更自豪的是,他还是永康第一个用大棚栽培葡萄、第一个成功试种提子的农民。这个荣誉,比他当上“葡萄状元”要早11年。
  
  那是1995年,在外闯荡了10多年的施刚强回永康唐先镇搞农业。养鸡、种麻、种葡萄,一样样试过来,有亏有赢,没挣到多少钱。1995年,镇里请一个浙大教授来讲课,施刚强去听了,这堂课,让他终身受益。教授说:“葡萄种植业很有前途,但是葡萄怕雨,病虫害主要通过雨传播。今后想大规模发展优质葡萄,必须采用大棚避雨栽培。”
  
  施刚强想,教授的话肯定有道理,何不试试?他租了一亩地,自己摸索着用毛竹做支架搭塑料棚,选择了当时还无人种植成功的提子试种。
  
  种葡萄还要搭大棚?镇上的村民开始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施刚强每天钻进钻出。夏天到了,大棚里传出了喜讯,那一亩地果实累累,最大的一串提子达到了4公斤重。施刚强成功了,永康本地也能种提子!消息传开,市里的、镇里的领导都来参观,最多的时候一天来七八十个人,车子从地头一直排到公路上。
  
  从这以后,其他村民纷纷效仿,施刚强也很乐意传授自己的技术。他认为,只有大家好,自己才能更好。
  
  施刚强成了远近闻名的专业户。如今,他的百亩葡萄基地里有红富士、青提、红提、美人指四个品种,亩产将近2000公斤。除了葡萄,施刚强每年还自酿几吨葡萄酒,光农家葡萄酒,每年也能给他带来两三万元的收入。
  
  科技致富,农民也能过上开心快乐的生活。这一点,施刚强的老婆周冬雪最有发言权。施刚强性格开朗,朋友多,只要一有空闲,他的朋友都喜欢邀请夫妻俩一起自驾旅游。施刚强夫妇爱唱歌,一路上有他们的歌声相伴,大家都不寂寞。这不,前几天,他已经与朋友约好,等到9月份,葡萄快采摘完了,他们要自己开车上杭州湾大桥,然后,去看钱塘潮。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