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番禺万亩果蔗滞销引关注 村民盼能等个好价钱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77票  浏览4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12月15日 09:42
  曾被称作广东省果蔗金牌产区的番禺,如今到了果蔗的丰收季节,却不见蔗农斩蔗。昨日,南方日报《番禺逾2万亩果蔗滞销》出街(详见12月14日《广州观察》AⅡ01版)后,引起社会对番禺果蔗滞销的广泛关注。
  
  多位村民坦言,果蔗不是卖不出去,而是想等一个好身价。因为往年销售好、今年天气好,而且番禺的果蔗也小有名气,所以多数村民说他们更多的是不甘心降价出售,希望等个好价钱。但让他们纠结的在于,今年的春节来的快,一旦过了这个春天,价钱还上不去,就会面临错失收购季节果蔗将没人要的风险。
  
  记者昨日再次采访果蔗农民、农办、农业局以及农业经济学家等多方人士发现,实际上,榄核果蔗的“滞销”,与大多数果蔬出现“滞销”所遇到的问题很相似,往往是由于当年某类果蔬畅销而引来“跟种”“扩产”等,而一旦到收获季就会出现产量过剩,如果遇上气候宜种,就容易出现物贱伤农。
  
  微博热转帮助农民开渠道
  
  昨天一大早,雁沙村村民卢伯像往常一样赶去蔗田“巡查”。刚到蔗田,就接到在广州读大学的侄子打来的电话,询问今年果蔗的收成。
  
  “我侄子说看到报纸上讲番禺的果蔗卖不出去,特意打电话来问问我家里的情况。”卢伯告诉记者,一个多月了,他一看到整田的甘蔗没人来收,就很犯愁。知道媒体关注此事后,感觉稍稍有点放宽心,希望媒体的报道,能够帮他们打开更多的果蔗销售渠道。
  
  昨天,南方日报报道《番禺逾2万亩果蔗滞销》亦引来网上、网下的热心关注。网友@陶维毅在看到报道后,毫不犹豫地转发了,而陕西的网友@徐元林因长期关注农业,还试着帮番禺果农分析了原因。“果蔗作为甘蔗一种细分品种,去年效益不错,商家炒作火爆,导致蔗农扩种果蔗,是滞销的一大因素。”
  
  经营甘蔗、芒果等岭南水果为主的江南果蔬批发市场的王老板说,这个信息引起他对番禺果蔗的关注,他现在正在和湖北、江西一带的客户计划明年春季的合作,接下来会考虑去农户家看看能否直接谈合作。
  
  记者昨日再次走访发现,果蔗滞销主要是果农不愿降价甩卖,希望等到个好价钱。
  
  “果蔗一年的行情就看冬至,冬至时节还卖不到好价钱,之后就都不会好了。”雁沙村果蔗种植大呼冯大姐说,“翁源现在的果蔗收购价已低至0.4元/斤,而他还不甘心降价。”
  
  “往年春节前果蔗基本能够卖掉60%左右,即使过了春节,榄核的果蔗也可以卖个不错的价钱。”虽然对自己种植的果蔗质量满怀信心,村民卢伯还是皱起了眉头。地里的果蔗基本上都没有斩,他担心如果过了春节之后还没有办法找到新的销售渠道,到时候恐怕只能保本甩卖。
  
  “5月份就没人来收甘蔗了,所以我们要赶在清明节前一定要卖出去才行。”卢伯说,希望媒体的报道,能够帮他们打开更多的果蔗销售渠道。
  
  完善制度帮助农民应对风险

  
  “番禺果蔗滞销并不是单一的现象。近来,农产品滞销情况在全国都有。”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胡靖说,市场风险难以预料,比如汽油柴油一涨价,物流就会不顺畅,农产品收购就会跟着受影响。“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行情。”
  
  “农民个体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太有限,一点风就能把他们打翻。”胡靖认为,在农村建立销售、专业技术等相关的合作社,由政府引导,在生产者与收购者之间搭建平台,签订销售合同,尽可能的避免市场因素对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影响,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利益。
  
  “签订了销售合同,农民就不用担心会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可问题是,大商场是不乐意与单个农民签订合同的,不好控制,交易成本也太高。”在胡靖看来,在农业生产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农民很难靠个人的力量对市场做出合理的预期,而在目前政府提供的应对风险措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番禺果农恐怕在劫难逃。”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