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河北邢台:威县洺州看葡萄,观光美食一条龙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邢台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02票  浏览12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2月16日 09:39
  威县洺州镇有耕地4万亩,葡萄种植就占了1万多亩,已成为冀南地区巨峰葡萄最大的产地。每到葡萄收获季节,大江南北的客商纷至沓来。果农手下的动作稍慢,穿镇而过的106国道很快就被往来车辆阻塞。
  
  11月27日,记者走进了洺州镇。在赵霍寨村葡萄经纪人王保军家的客厅里,账本铺满了两张桌子。账本按地点分类,封面标着销售地。记者一眼瞧见醒目的“聊城”,问:“能卖到山东?”
  
  “那算近的,”王保军声音洪亮,“江西赣州黑龙江哈尔滨,全国都有。”
  
  他向记者介绍,威县葡萄颗粒大、口感甜,早已名声在外。经过冷库降温环节,小葡萄能走3000里,卖到全国各地。现在,种葡萄,亩均收益1万多元,是种棉花的10多倍。赵霍寨村村民尝到了甜头。
  
  经过多年的探索,赵霍寨村种葡萄有了规模,但都是以单个家庭为主的散户种植,难以提升产品质量、稳定销售渠道、抵御自然灾害,在市场里说话也难有底气。
  
  王保军早寻思着要成立合作社,通过统一管理、销售,来保证葡萄质量、稳定产量和提升价格。但路要怎么走,刚拿到合作社牌子的王保军心里还有问号。
  
  果农李汉杰站在一旁听得认真,想加入合作社,又甩不开心底疑虑。“能多挣当然好。”李汉杰说,“入了合作社,要是都按要求的管,合作社最后又不要了,葡萄卖给谁?要是别人3块8,合作社3块5,还非得卖给合作社?”
  
  赵霍寨村的王保军和李汉杰还在犹豫,邱霍寨村已经先迈一步,初尝甜头。
  
  2011年,邱霍寨村支书张全林带头建起合作社,全村户户入社。
  
  为引进品质更高的新品种,合作社在村西搭起一片100多亩的联栋大棚。大棚里阡陌交通,种的全是华思维葡萄。张全林告诉记者,比起露地葡萄来,大棚葡萄品质更好,上市也能抓住葡萄最紧俏的时间段。“物以稀为贵,华思维比巨峰一斤能多卖一块钱。”
  
  合作社为调整品种结构搭建了平台,也为合作社社员支起了保收入的大伞。今年露地葡萄减质减产,种大棚葡萄的村民邱西坡却没受多大影响。
  
  下一步要怎么走,张全林已经铺好了路。他拿出一个崭新的包装箱递给记者看,上面印着红得诱人的葡萄图案和标注无公害认证的文字介绍。“去年,我们合作社注册了商标,进行了无公害产品认证,以后葡萄带着品牌走,利润还要往上翻。”他们还想搞葡萄深加工,合作社愁的是巨额投资。
  
  个体农户、集体合作社难以想到的事情,当地政府正在打算。
  
  洺州镇在群众自发种植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重点帮扶,逐步发展形成万亩葡萄种植园。修建园区道路,发展葡萄滴灌2000亩,扶持发展葡萄专业合作社,修建中小型果品冷藏库,建立占地10亩的葡萄交易市场,注册葡萄品牌,园区内基础设施逐步健全,组织化生产不断推进,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园区要的不只是散户种植的规模叠加,还要向发展葡萄深加工和观光旅游农业进军。”洺州镇党委书记赵忠祥说。园区计划新建露天葡萄观光台,发展葡萄旅游观光项目,从“小葡萄”身上继续挖掘增收潜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