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丰产不丰收深加工缺失 永定红柿路在何方?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闽西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9票  浏览18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2月20日 12:46
  核心提示:眼下红柿已经上市,但永定县湖坑镇南江村的山头上,红彤彤的红柿挂满枝头,有些掉落地上,烂在了园子里。
  
  □通讯员 马斌 廖金材
  
  柿子红了,果农喜忧参半
  
  眼下红柿已经上市,但永定县湖坑镇南江村的山头上,红彤彤的红柿挂满枝头,有些掉落地上,烂在了园子里。
  
  永定县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红柿生产基地种植面积8.6万亩,年产量近7万吨。永定红柿以少核、无核,外观鲜红艳丽,肉嫩汁稠味甜一直不愁销路。日本大福产业株式会社董事长安田造佑和日本昌农高等研究所所长、农业专家立花孝金曾专程赴永定考察,认为“永定红柿品质一流,适合做柿干等系列食品”。然而近年来,因为树种老化、管理不到位、种植成本增加和加工技术滞后等原因,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红柿可以加工利用,其余成为“鸡肋”。
  
  连日来,果农江建波带着一群摄影发烧友在柿子园里采风。红灯笼一样的柿子与山下的土楼相映,这样的美景,在摄影家眼中是喜,在柿农眼里却是忧,因为以往这个时候,柿农们售卖红柿已近尾声。现在柿农只能看着枝头的红柿暗自哀叹。“今年最低收购价是0.3元/斤,如果请人采摘,不仅无利润,自己还要倒贴。谁愿意摘?宁可烂在枝头。”江建波说。
  
  在湖坑镇洪坑村,村民林纪先正在做柿子饼。他告诉笔者,依靠旅游,红柿制成柿饼后作为土特产卖给游客,还有些许赚头。“柿饼8-10元/斤,扣除成本还有1元的利润。”但即便如此,仍有约三分之二的红柿因为无法达到制成柿饼的要求而烂在枝头。
  
  改良品种,焕发“第二春”
  
  鲜果售价低,加工成柿饼成本又高,如何让8万多亩的红柿重新成为果农的“致富果”?
  
  在高头乡高东村江象才的红柿种植基地里,笔者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红柿已经全部采摘完。江炳辉和其他几位果农正在基地里学习嫁接技术。
  
  江象才2011年采取高位换种技术,把20亩传统品种的红柿改良为早熟甜柿,仅两年时间就有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改良后的早熟甜柿可以卖到4-5元/斤,不愁卖。”今年,江象才把剩下的30亩传统品种红柿全部改良成早熟甜柿。
  
  由于过去红柿品种单一,成熟期和上市期高度集中,导致市场供大于求,许多果农赔本经营,2009年开始,永定县财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引进新品种和改良传统品种红柿。先后引进日本太秋、富有、次郎等果大、质优、脆甜可口颇受消费者青睐的早熟柿。同时积极推广高位换种,株型矮化等新技术,降低成本。“几年内,我们要力争改良1万到1.5万亩的新品种,形成早熟、中熟、迟熟相结合的梯度产品结构,提高效益。”永定县农业局教授级农艺师张祖德说。
  
  深加工,出路所在
  
  除了引进、改良品种外,永定还走红柿深加工之路。
  
  在永定工业园区南部园区,该县引进的单体最大农业加工类项目——鼎福来食品正加快建设。总经理苏志强告诉笔者,项目一期明年1月可进入扫尾工作。
  
  鼎福来食品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生产线就是红柿深加工。在2011年海峡两岸项目成果交易会上,公司成功对接红柿果叶功能性饮料、柿饼生产线应用远红外加热干燥技术等,并与天津大学合作,解决了红柿脱涩返涩的技术瓶颈,此项技术被国家专利部门受理。“红柿脱涩返涩技术已通过初试,接下来要进行中试,待明年柿子成熟时便可大面积投产。”苏志强说,“柿子全身都是宝,投产后果实可以加工成柿子醋、柿子酒,柿叶还可以加工成柿叶茶,红柿附加值大幅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