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速记:一亩田7月30日新闻发布会实录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水果门户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56票  浏览14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7月31日 12:18

7月30日早上9点半,北京。一亩田副总裁李国训出现在包括央视等重量级媒体众多媒体面前,就此前被指“数据造假”做出正式澄清。当天,亿邦动力网现场全程参会并整理出速记全文(原标题为《【发现了吗】一亩田说话了》),中国水果门户得到授权,现转载全文如下。

图片一亩田市场副总裁李国训回应媒体质疑。来源:亿邦动力网

图片一亩田市场副总裁李国训回应媒体质疑。来源:亿邦动力网

一亩田副总裁李国训: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一亩田公司,我们公司说实话在这个会议室从来没有过这么多媒体,我们是一家创业四年历史的公司,过去三年可以找到的任何一些报道。从今年一月份开始做了一些媒体传播,这个媒体传播还是非常稀缺。所以今天有点紧张,请大家对我们宽容一点。

我是一亩田副总裁,我叫李国训,在媒体的几个群,我说下午要开会。对于我来说,我认不认识大家不重要,主要想找一个平等开放的机会,希望大家听我们讲一下。开这样一个沟通会是早上九点半到十点半做的一个决定。

我们CEO是在两周前接受了南方周末的记者,我们现在搬家隔壁,我们大部分人在这里,技术团队是在这里。当时谢鹏很早来的时候,说这个公司从来没有听过,听我说公司2-3月份有九百人,这么多人得来看一下。过了几个月,我们公司又发展到三千人了,他就说,我一定专访你们。CEO以前参加过很专业的论坛农村互联网金融论坛,很少参加科技、创新、创业论坛等公开场合。他其实是很低调的人,待会儿看他的照片。周末专访了以后,上周四出了一篇文章。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这样一个报道被了几个标题在网上疯狂传播,标题好几个,说红杉没签协议直接给钱,一个月一涨,VC跟不上,还有85后创造百亿农业电商。这些报道传播的速度远超我们想象。你越在风口浪尖,越会有人对你质疑,因为你是一个新的商业形态,又在农村市场很陌生,还是100亿这样很惊人的数字,加上现在流行85后造假,事情越闹越大。

我们先看看质疑的几篇文章。这是第一篇文章,这个文章挺好的,疑云重重一亩田,说我们的数据是有些问题。现在外面流传所有的文章对我们的描述里面,素材都来源于这篇文章。一个说我们在不久前换了一下公司的名字,然后说数据很诡异,还有就是我们的报道突然很密集——其实,我们的报道一直都有,都是和农业有关,大家不关注而已。

我跟大家解释一下数据的问题。从去年7月份到现在,我们公司只做了一年,我们是大宗农产品的B2B模式,帮农业、生产者一车一车运到批发市场,我们用了一年时间,从50人到三千人,我们的产品不断的迭代升级,整个迭代版,我们APP平均两周一个版本。我们现在整个APP的版本安卓加IOS有一百款以上。每一款新版本上去以后有大量的测试数据,我们的PC网站更新的相对较慢,大家觉得这个网站很LOW,有点像加盟网站,以前更LOW。我们面向的用户是农村,生产商。这些数据哪儿来的?像每个版本的时候发一个测试数据上去,我们95%的用户包括交易都是从手机来的,我们PC网站是很少。你想一想,农民用PC完成交易,首先不能上传照片,上面包括支付、沟通都很难。我们作为创业型公司,产品确实还不完善,这是我们的现状。随着我们技术水平不断的优化,这些问题会不断解决和优化。你们现在在网站上面依然可以找到部分测试数据,这些数据不会影响交易。

很多人质疑我们,大家对我太陌生,不相信有完美的创业公司出现,85后、三千人、一百亿、农业电商龙头企业……没有人会相信,因为我们在创业的时候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想高调,很低调探索。我们年初后,希望发出一些声音,呼吁大家都关注农业市场。

这次负面出来后,极客公园张鹏说我们做正确的事。快刀青衣说,说这明显是测试数据,他喜欢9999.9999。这个是阿里的老员工说,阿里跟一亩田的交易金额,都不是营业额,是帮助农民卖掉农产品的价格,他认为说,这是互联网的奇迹,不能因为错误理解抹杀一亩田。曹毅是一个投资人,他是这样说的,“我亲眼见证一亩田的交易额从0做起,艰难探索,几千几万前行,当一天做到100万日交易额,邓同学激情万丈喜极而泣,创业两年摸爬滚打终于探索到正确路径。在他楼下畅谈到深夜,用互联网改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使命,他的坚定和内心的慈悲深深打动我;过去一年马不停蹄跑了全国大大小小农业县近百个,产地服务团队解决无数个农产品滞销积压问题;这一年团队壮大到几千人,在农村、在城市批发市场,每天处理大量供求匹配和交付服务。邓同学是一个很有理想的创业者,不修边幅、租房子住,全身一股泥土气,能参与到这样一个有巨大社会价值的创业革命之旅,是我莫大的幸运。”

大家可以看一下冯大辉在微博、微信有的话,一亩田创始人邓锦宏在极客公园演讲时他就在现场,他的部分观点被媒体误解了。疯传的质疑文章说的假数据,更像是数据显示的一个Bug。他还调侃质疑者说:“这家公司员工有3000多人,靠夸张和欺骗能搞到3000人嘛?300人甚至30人就够了嘛,可以节约很多成本。”

陈小华是58同城的副总裁,他说一亩田=是好公司,李明远是百度副总裁,他说:这个社会太病态,骗子和喷子都比做事的人多成百上千倍。当少数人做事的时候,骗子看谁都是傻子,喷子看谁都是骗子。不要怕人说。

我们讲一讲一亩田。先看这张图,我们讲一亩田是干嘛的。我们在县域培训的时候,也在帮农民普及应用。当时有小孩,有老人,当时3月份,这个村里面有一个养猪大大户,只有他用我们的东西发布一个信息,后来帮他卖猪卖掉了。还有乾县大葱滞销,魏延安在微博很有名,他在微博@我们说当地大葱滞销,我们立即派了人过去的,整个县里面大葱,一车一车去,卖掉了一半,这都是我们工作的场景。我们很多工作人员。我们是农产品大宗交易平台,在大家城里接触的电商不太一样,我们有三千员工、2500员工在全国各地,有一部分在城市里的批发市场,大部分在各个县、各个乡、各个村,我们是一个很苦逼的创业公司。

这是我们CEO,这是2009年他参加百度一个项目农村信息化,他那时候大三开始在百度,这是在百度的第三年,做这个项目他在中国农村跑了很多县,和别人谈信息化。他发现农村跟城市是绝缘的,城市一年比一年发展快,农村可能十年都没有变化。要改变农村,要创业了。2011年开始创业,三个人,有一个人是踢足球认识的,一个是技术的,从2011年到2013年,南方周末报道,在2011年到2013年尝试了6种服务,5种破产,只有农产品交易信息的去哪儿模式,一个月赚10万块钱。在2013年拿到融资,当时智能手机在农村逐渐普及了,我们有三分之一流量来自于手机。我们开始认识思考移动电商+线下撮合模式,2014年7月份,我们开始在新发地等大型批发市场建门店,门店里面有5到10个人,他们为批发商做服务,帮他们去掉中间环节去掉,批发商跟农业生产者的困境我后面会讲,我们当时一个是50万。8月份就一天100万,一个月三千万,到第三个月两个亿,后面逐渐到十个亿。我们到5月6号总交易额一百亿。早起拓展很艰难,我们跟农民沟通说免费帮卖东西,他们说我们是传销公司,我们让下载APP试一试,他们说不是一个传销公司,就是一个骗流量的公司。现在,我们跟63个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县政府拿出来培训中心给我们做培训。只有这样,农民开始信任我,们,一传十,十传百,我们业务才快速提升。

看看我们的后台,这个是我们的交易额流水。我们是从2014年,开始少的可怜,一条线一直到这里来,总的额度是153亿, 到5月6号是累计100亿,我们大区说搞一个百亿之星活动,从这里,6月份到7月份,我们又突破第二个100亿。这下面是我们交易的区域,北京是最大的。农产品交易都是十吨左右的车,每一车过来大葱很便宜,但苹果可能30万元。整个农产品交易市场有5万亿元,如果按照我们规模的话我们一年一千亿,在5万亿里面50分之一。我们希望明年达到五千亿,后年达到万亿。最近30天,我们帮农民卖掉了96亿,我们每天平均数字3.2亿。这些交易总体增长,比如春节,比如新版本优化,交易量会出现一些变化。

讲讲我们的业务。第一,农产品价格查询平台,农民卖东西,不知道菜是多少钱,我这儿的菜是多少,全国的价是多少,批发地价格是多少。我们按地区分到,来看他们的价格。数据主要是交易当中产生的,这些数据对于各地交易来说是一个指导,解决大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第二,是我们的APP。

第三,2500人做这一套业务,我们在批发市场,大家可以去新发地看一下,我们现在在34到35个一级城市以及比较大的像嘉兴批发市场对应我们的门店。

第四是大数据业务,我们有一个东西叫神农图,在8月底有一个更新的版本出来,在前期5月份神龙图出来,我们在上面能看到什么?不断闪烁全国农产品交易状态,有的滞销,有的热销,有的要上市,你点击一个省,一个县,有哪些农产品,有哪些合作社,种类占比多少,每时每刻发生,产品主要流向哪些城市,当地县长或领导是没有掌握这些数据的比8月份我们会把很多数据做得更精细化,我们技术能力在不断提升,但我们公司本质是一个大数据的公司。

这是我们的一些数据了。有34个省市区门店,央视报道了8次,这里有我们的门店电话,大家可以看一下。他们是批发商、采购商做服务。产地的人,我们大概覆盖910亿县,签约63个县域,如果不签约的话,一个点可能管好几个县。现在达到什么程度?除了西藏,哪里有滞销我们一线员工都能过去。滞销交易金额非常少,卖不出价,与其烂到田里也要卖掉。这个对平台促进交易额不重要,但是对于我们每个企业每个员工找社会价值很重要,我们帮农民做有价值的事情。这里面就是各种报道,新华社、京华时报,上过央视,只是大家没有感知而已。我们去年11月份就有农民日报的头版位置,报道新疆一个农民通过手机卖掉500吨苹果。还有很多电视台,像河南电视台,湖北电视台,视频都很多案例。

我们不是一个颠覆式的公司,我们是一个生态整合公司。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没有敌人,为什么没有敌人,我们帮助农民增收的,帮批发商解决交易。采购商包括食品企业,政府对我们特别欢迎。我们在1月份开始签,到后面平均每一周6到8家来参观,会有各种签约,主动来北京,我们不向农民收钱,不向批发商收钱,我们所有目标就是做大农产品交易规模,为农民增收为市民减负。我们帮农民赚钱,农村就稳定了,所以我们很受欢迎。而且跟其它电商比也不同,我们只做一件事,帮农民把农产品卖到城里面。大家理解的友商,他们是工业品下乡。但是最后一公里加上冷链、再加上一斤胡萝卜仅几毛钱,突然收获几百亩,其他电商是没办法帮助农民的。一亩田帮农民卖掉赚钱,农民才能去其他电商那里买东西。农村里面假货非常多。

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是干什么的?这个搬东西的员工是绿衣服的,工服是统一的,帮人包装、搬上车、抬着过去,教农民玩手机,合作社有营业执照的他们也登记。我再强调一下,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是我们的客户,中国有7亿农民,散户需要中间人聚集起来,在我们这里进行交易。

为什么这个公司突然之间出现大家面前,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我们主要努力去解决三个不可能,第一个,解决培训农民信息化不可能,第二是用互联网帮农民卖东西不可能,第三是农民通过互联网赚钱不可能。

其实一个创业公司包括互联网公司有很多谣言是很正常的,你要壮大,有很多人对你怀疑,怀疑我们解答就可以了。过去那么多谣言可以忽略。先讲农业的假新闻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比如草莓有毒、火龙果滞销、万宁西瓜。草莓有毒北京台的报道,导致主产区价格跌五成。海南产地没有问题,流通环节出了问题。导致海南整个万宁的西瓜全部滞销,当地农民哭的要命。这个很惨痛的事情。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状态,为什么很多时候出了事情产地承担责任,每一个局部报道,会让整个产地农民受损失。

好了,就说到这里,大家有问题请问。

媒体:引起大家关注和质疑的文章,一亩田CEO身份,还有投资人的信息也不明确,在投资人信息高管的团队一些身份能不能够跟我们明晰一下。

李国训:是这样的,我们CEO 85年的,我们CFO几个高管都是85后,可以披露的投资信息是A轮,2013年,我们后续投资没有授权给大家披露。投资信息要经过投资人允许才能对外报道的。

媒体:我想问一下,你们公布的一些数据是一个总的数据,但是你刚才说数据大多数来自于APP,APP的数据能不能公示?

李国训:我们网站绝大多数交易都在手机上。后台也可以看每个省的交易量,包括每一天的订单是哪些城市,但抱歉,这是我们商业机密。

媒体:我想问一下,对于那篇文章会不会采取的法律的手段?

李国训:我们认为所有的质疑,对一个成长型的公司来说都是很正常的。你必须要做好去迎接舆论监督这种心态,我们公司可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我们不会说对他们感觉到被冤枉什么的。而且我们也认为,包括他们出来这些数据确实我们网站的问题,我们发展太快,版本太多,我们没有能力把它做得很好,我们希望媒体建立及时沟通的机制。

其实包括整个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我觉得不是我们一家公司能够改善,能够扭转的。我们只是从核心的流通环节着手,通过做大规模,然后形成链式反应,让农民按照需求来生产,比如订单农业,我们可以根据两边交易大数据积累出农村最大的征信体系,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现在银行给农村小额贷款非常难,他们需要抵押物,农民存在很大的需求,包括流转土地,比如买卖苹果,都需要周转,以前都是找人借,通过我们征信体系建立,我们可以不需要任何抵押物就贷款打给他。这个交易数据累计的信用,对相关的农业交易双方来说,是未来很重要的一个东西。

媒体:请问一下,金融什么时候做?

李国训:下半年,目前供应链金融已经有事业部。

媒体:模式是收取农民的佣金?

李国训:我们说了,帮助农民挣钱,不收任何费用。羊毛出在猪身上,我们也是这样的,通过一个很庞大的交易规模,积累很庞大的交易数据,围绕各方做各种平台服务,比如说农业保险,属于金融一部分,包括物流整合,中国有三千万辆物流车,他们到新发地运输以后,空车回到上海,基本是亏本的。找货信息不对称。我们可以给货车司机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核心业务是免费撮合,在基础上叠加各类增值服务。

媒体:能不能说下大概的用户数量?

李国训:农村生产有200万的用户,采购商只有20万。现在准农业供大于求的状态,发布信息非常多。

媒体:物流服务或者冷链这一块,具体会怎么样?

李国训:我们目前在集中精力做交易。包括冷链、物流我们还在试点,还没有大面积提供,这个事情会在下半年会展开。

媒体:6月份大概的交易品种是多少?

李国训:我们的交易品种是果蔬,我们平台有1.2万种农产品交易,最大的是苹果,第二到第十名,不一样,有时候西瓜上来了,有时候土豆,有时候洋葱。

媒体:第一,想了解一下公司的定位。第二,展示的数据中2月份到5月份分别出现了非常低的数。5月份是什么?

李国训:2月份是春节,5月份是产品改版带来很大的问题。

媒体:当时网上刷的这些数据算在这里面吗?

李国训:不会,钱打到我们帐户里面算我们的数据,我们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至于产品什么样子,流程什么样子,我们在不断的优化。在哪一个环节做得完美,有可能推倒重来。测试数据不会给农民造成损失,采购商把钱打到平台,我们再返给农民,测试数据不会产生交易。

关于测试数据。技术回答:不同的产品数据不一样,展示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我们6月1号做了整个订单系统的改版,这个改版之后,包括PC上很多老的功能,PC上都没有的。实际上PC上面完不成订单流程,通过APP进行。我们一线的用户不会像我们坐在办公室或者坐在家里面上PC,他们更多是在移动,他们唯一能接触应用平台就是手机。所以我们现在战略是手机,再来管PC,这个PC版是去年6月23号的,一直到现在。

媒体:你们做不做账期。有无支付和金融牌照?

李国训:我们帐期很短,有的是当天,有的是隔一天。我们供应链金融是下半年准备的。我们是平台,我们跟所有的金融机构合作。

媒体:你刚才提到95%的交易在手机APP端,APP端的交易额是通过什么?

李国训:通过银行的帐户,目前网上支付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大额,非常大额的。比如钱打到我们工行,再转给农民的储蓄银行,加上农商行等。

媒体:种子用户从哪来?

李国训:我们在前期非常艰难的,在后面会叠加。在前期没有政府来帮助的话,他们不信任我们。所以我们做得很辛苦,比如有一个员工开着宝马,他帮人家完成交易的时候,把宝马押在这儿,说货拉走,如果把钱打给你了,她再把车开走。这是一线员工工作状态,他们很苦很难,但是没有办法。想尽办法

媒体:怎么判断有很多微商在做这些B2C,帮忙经销之类的。

李国训:我们平台在全国采购,可以帮助农业B2C高效的找到好的产品。我们2500个人在全国各地,其中在34个批发市场,可能每个门店会有十名左右的员工,也就是说,我们三百员工在城市里面的批发市场,2200人在产地,他们的办公室在一个县里,有可能镇里,每天的活动开着车满县跑,甚至跨县域。他们跟目标用户,两周之内面谈4次,才可能达成一笔交易,或者说帮他们安上APP,每个县、每个区,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策略,但努力方向是一样的。有的政府关系好的,政府帮我们推进。有的政府关系不好的,他们想方设法,甚至到村里面跟大家培训。

原文网址:www.chinafruitportal.com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