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留迎来林果业发展的春天
谁都知道巩留县具有发展林果业的优势条件,可是,巩留县的林果业却始终不成气候。今年,巩留县委、政府一班人则横下一条心来,要依托巩留县特有的光热资源优势,以发展外向型林果业为目标,真正把林果业建设成为农村经济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对此,该县农民是否信心十足?该县如何确保工作得到落实?1月16日至18日,记者走乡串户走访果农时,感受到了广大果农对发展林果业的十足信心。
巩留县阿尕尔森乡种植的苹果在全县有名。该乡沙尔乌泽克村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发展苹果种植,种出来的苹果个大味甜,2007年已经由乡上帮助注册了“三香红”品牌,县里人都称此村为“苹果村”。记者来到沙尔乌泽克村村委会主任马德柱的家,对于今年该村要完成新增1500亩优质苹果林的任务,马德柱成竹在胸地说:“县里大力发展苹果种植的思路非常符合实际,村里种植户是一呼百应,所以完成任务根本没问题。”因为看到了种植苹果可观的经济效益,再加上县里对苹果种植户每亩补助150元,村民都很支持发展苹果种植,也有信心把树种好。
一个产业一旦与农民的致富愿望很好地对接起来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热情超出想象。在提克阿热克乡,全乡本来只有4000亩地核桃种植任务,可是一动员,全乡村民竟然愿意拿出7000亩地种核桃。该乡库乃桑村村民曹家富今年1月初自掏腰包到南疆、内地进行考察,发现种植核桃的确有很大的经济效益。考察回来后,他二话不说决定拿出自己30亩上好土地种植核桃树。面对种植户的热情,提克阿热克乡党委书记秦晓伟告诉记者,虽然农民愿意拿出更多的地来种植核桃,但是乡里还是决定按照县里的计划来落实,一方面是县里用来支持林果业发展的资金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也是想脚踏实地地把这个产业做起来。阿尕尔森乡党委书记刘涛向记者表示,今年,该乡将拿出5万元重奖典型示范户和贡献突出的村干部,不仅要把“三香红”品牌做大,还要尝试把一批优质的苹果出口到中亚。
今年53岁的蒋地超是沙尔乌泽克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6年,他在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开始对自家的苹果进行套袋种植,之后再给苹果贴上“福、禄、寿、喜”等字,这样的苹果出来后色泽鲜红,与众不同。去年,蒋地超的套袋贴字苹果每公斤卖到了6元钱,而其他普通苹果的价格只在2.5元至3元。前不久,州党委书记李湘林到巩留县对林果业进行调研的时候,专门来到蒋地超的果园里,对他的套袋贴字种植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他好好发展,带动全村人共同致富。这让蒋地超发展林果业的信心更足了。
村民杨志红家因种苹果而致富,不仅盖起了5间新房,而且还供养4个孩子上了大学。因为看到了种植苹果可观的经济效益,再加上县里对苹果种植户每亩补助150元,所以村民都有信心把苹果树种好。
计划重在落实。为了切实推进巩留县林果业的发展,巩留县委书记李世民表示,今年全县要结合经济林和用材林建设,充分做好春秋两季植树造林的宣传动员工作,切实掀起全县上下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活动,真正形成大干快上特色林果业和用材林的发展局面。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今年,全县要新增经济林2.95万亩,其中苹果1.25万亩、核桃1.4万亩、树上干杏2000亩、其他1000亩;改造地产劣质果园6000亩。二是坚持巩固提高防护林,加快发展用材林。今年重点抓好2.75万亩用材林建设,加快伊犁河南岸10万亩用材林的规划建设,加大阿尕尔森乡和阿克吐别克乡两个风口的治理力度,使该县成为伊犁河谷重要的用材林基地。三是切实抓好林果资源的管理保护,建成标准化果品保鲜库。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好林果业病虫害的防治,积极做好野山杏、野核桃、野苹果等稀有野生林果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村级合作组织和非公有制。
巩留县阿尕尔森乡种植的苹果在全县有名。该乡沙尔乌泽克村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发展苹果种植,种出来的苹果个大味甜,2007年已经由乡上帮助注册了“三香红”品牌,县里人都称此村为“苹果村”。记者来到沙尔乌泽克村村委会主任马德柱的家,对于今年该村要完成新增1500亩优质苹果林的任务,马德柱成竹在胸地说:“县里大力发展苹果种植的思路非常符合实际,村里种植户是一呼百应,所以完成任务根本没问题。”因为看到了种植苹果可观的经济效益,再加上县里对苹果种植户每亩补助150元,村民都很支持发展苹果种植,也有信心把树种好。
一个产业一旦与农民的致富愿望很好地对接起来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热情超出想象。在提克阿热克乡,全乡本来只有4000亩地核桃种植任务,可是一动员,全乡村民竟然愿意拿出7000亩地种核桃。该乡库乃桑村村民曹家富今年1月初自掏腰包到南疆、内地进行考察,发现种植核桃的确有很大的经济效益。考察回来后,他二话不说决定拿出自己30亩上好土地种植核桃树。面对种植户的热情,提克阿热克乡党委书记秦晓伟告诉记者,虽然农民愿意拿出更多的地来种植核桃,但是乡里还是决定按照县里的计划来落实,一方面是县里用来支持林果业发展的资金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也是想脚踏实地地把这个产业做起来。阿尕尔森乡党委书记刘涛向记者表示,今年,该乡将拿出5万元重奖典型示范户和贡献突出的村干部,不仅要把“三香红”品牌做大,还要尝试把一批优质的苹果出口到中亚。
今年53岁的蒋地超是沙尔乌泽克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6年,他在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开始对自家的苹果进行套袋种植,之后再给苹果贴上“福、禄、寿、喜”等字,这样的苹果出来后色泽鲜红,与众不同。去年,蒋地超的套袋贴字苹果每公斤卖到了6元钱,而其他普通苹果的价格只在2.5元至3元。前不久,州党委书记李湘林到巩留县对林果业进行调研的时候,专门来到蒋地超的果园里,对他的套袋贴字种植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他好好发展,带动全村人共同致富。这让蒋地超发展林果业的信心更足了。
村民杨志红家因种苹果而致富,不仅盖起了5间新房,而且还供养4个孩子上了大学。因为看到了种植苹果可观的经济效益,再加上县里对苹果种植户每亩补助150元,所以村民都有信心把苹果树种好。
计划重在落实。为了切实推进巩留县林果业的发展,巩留县委书记李世民表示,今年全县要结合经济林和用材林建设,充分做好春秋两季植树造林的宣传动员工作,切实掀起全县上下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活动,真正形成大干快上特色林果业和用材林的发展局面。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今年,全县要新增经济林2.95万亩,其中苹果1.25万亩、核桃1.4万亩、树上干杏2000亩、其他1000亩;改造地产劣质果园6000亩。二是坚持巩固提高防护林,加快发展用材林。今年重点抓好2.75万亩用材林建设,加快伊犁河南岸10万亩用材林的规划建设,加大阿尕尔森乡和阿克吐别克乡两个风口的治理力度,使该县成为伊犁河谷重要的用材林基地。三是切实抓好林果资源的管理保护,建成标准化果品保鲜库。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好林果业病虫害的防治,积极做好野山杏、野核桃、野苹果等稀有野生林果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村级合作组织和非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