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大樱桃今年减产过半
●天天天水网 记者 孙镇
每年5月正是秦州大樱桃大量上市的时候,但受今春低温霜冻天气影响,秦州大樱桃大面积“冻伤”,减产达90%以上,促使今年大樱桃价格上涨了30%至50%,但是因为果子太少,减产的损失仍然无法因价高而得到弥补。
记者调查:“今年有价无果”
5月20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秦州大樱桃主产区玉泉镇烟铺村,该村种植樱桃树1400多亩。往年这时果园里樱桃满枝,采摘的果农忙得不亦乐乎。而今年的樱桃树上只能看到零星挂果,漫山遍野的樱桃园中,果农的身影寥寥无几。
“我家的3亩樱桃树去年买了两万多元,今年估计只能收入三四千元了。”果农李满娃告诉记者:“种植樱桃是我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今年受冻害影响,收成不好,只能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了。”
据了解,烟铺村是大樱桃种植专业村,由于大樱桃销路好、价格高,全村160多户群众都栽植了樱桃树,到了挂果期每户果农都能收益几万甚至10几万元,家家户户一年的生活开支全靠种植大樱桃。
当天下午3时,记者来到玉泉镇烟铺村大樱桃交易市场,虽有外地客商和果农进行大樱桃交易,但不见往年同期的繁荣景象。该市场负责人周建平告诉记者:“作为‘春枝第一果’的秦州大樱桃,其果体大、色泽艳、口感好、无污染等特点,在周边和全国各大城市广受畅销,但由于今年的秦州大樱桃受冻害减产,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30%至50%,优质大樱桃每市斤的批发价要20至26元。相比去年每天上百吨的交易量,今年每天在市场上交易的大樱桃也只有8吨左右,最多的一天外运10吨。”李满娃今年已经将家里为数不多的樱桃全部销售完毕,他告诉记者虽然今年的大樱桃价格比去年高出了许多,但是因为果子太少,减产的损失不可能因为价格高而得到弥补。去年全村的大樱桃收入超过200万元,今年预计将很难超过百万元。
靠天吃饭难成大器 建立灾害预防机制迫在眉睫
采访中,记者看到的和听到的最多的就是果农聚在一起议论大樱桃减产的情景。说起自家的受灾情况,果农们无奈地摇头,一脸苦涩的笑。虽说今年的大樱桃价钱好,可没有产量的保证,终究卖不出钱来,村民们最关心的还是切实的经济利益。
秦州区是中国优质甜樱桃生产基地,截至2012年底,全区种植大樱桃6.4万亩,挂果2.8万亩。作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秦州大樱桃逐渐走向规模化产业化。但一场天灾面前,就让秦州大樱桃减产过半,这对一个品牌和一个行业的打击可想而知。面对果农们的无助与无奈,相关部门应该把对果农的保护政策以及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对策提上议事日程。
秦州区果业局农艺师王小龙告诉记者:“今年4月5日至6日我市出现大范围的降温和持续低温霜冻灾害天气,致使正处于开花和初果期的樱桃树大面积受冻,尽管农民群众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了预防,但降温幅度较大,防效甚微,损失较重。今后我们将加强农业培训,提高果农对冻害等影响果树生长灾害的防御意识,降低农户因灾带来的损失。””采访结束时,烟铺村党支部书记李保安告诉记者:“我们要吸取今年冻害的经验教训,树立信心,鼓励动员果农搭建三防棚和冬暖棚,增强樱桃树抵御灾害的能力。同时今年村上争取到了节水滴灌项目,年内建成后将方便果农为樱桃树浇水施肥,不断提高果品质量,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每年5月正是秦州大樱桃大量上市的时候,但受今春低温霜冻天气影响,秦州大樱桃大面积“冻伤”,减产达90%以上,促使今年大樱桃价格上涨了30%至50%,但是因为果子太少,减产的损失仍然无法因价高而得到弥补。
记者调查:“今年有价无果”
5月20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秦州大樱桃主产区玉泉镇烟铺村,该村种植樱桃树1400多亩。往年这时果园里樱桃满枝,采摘的果农忙得不亦乐乎。而今年的樱桃树上只能看到零星挂果,漫山遍野的樱桃园中,果农的身影寥寥无几。
“我家的3亩樱桃树去年买了两万多元,今年估计只能收入三四千元了。”果农李满娃告诉记者:“种植樱桃是我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今年受冻害影响,收成不好,只能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了。”
据了解,烟铺村是大樱桃种植专业村,由于大樱桃销路好、价格高,全村160多户群众都栽植了樱桃树,到了挂果期每户果农都能收益几万甚至10几万元,家家户户一年的生活开支全靠种植大樱桃。
当天下午3时,记者来到玉泉镇烟铺村大樱桃交易市场,虽有外地客商和果农进行大樱桃交易,但不见往年同期的繁荣景象。该市场负责人周建平告诉记者:“作为‘春枝第一果’的秦州大樱桃,其果体大、色泽艳、口感好、无污染等特点,在周边和全国各大城市广受畅销,但由于今年的秦州大樱桃受冻害减产,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30%至50%,优质大樱桃每市斤的批发价要20至26元。相比去年每天上百吨的交易量,今年每天在市场上交易的大樱桃也只有8吨左右,最多的一天外运10吨。”李满娃今年已经将家里为数不多的樱桃全部销售完毕,他告诉记者虽然今年的大樱桃价格比去年高出了许多,但是因为果子太少,减产的损失不可能因为价格高而得到弥补。去年全村的大樱桃收入超过200万元,今年预计将很难超过百万元。
靠天吃饭难成大器 建立灾害预防机制迫在眉睫
采访中,记者看到的和听到的最多的就是果农聚在一起议论大樱桃减产的情景。说起自家的受灾情况,果农们无奈地摇头,一脸苦涩的笑。虽说今年的大樱桃价钱好,可没有产量的保证,终究卖不出钱来,村民们最关心的还是切实的经济利益。
秦州区是中国优质甜樱桃生产基地,截至2012年底,全区种植大樱桃6.4万亩,挂果2.8万亩。作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秦州大樱桃逐渐走向规模化产业化。但一场天灾面前,就让秦州大樱桃减产过半,这对一个品牌和一个行业的打击可想而知。面对果农们的无助与无奈,相关部门应该把对果农的保护政策以及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对策提上议事日程。
秦州区果业局农艺师王小龙告诉记者:“今年4月5日至6日我市出现大范围的降温和持续低温霜冻灾害天气,致使正处于开花和初果期的樱桃树大面积受冻,尽管农民群众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了预防,但降温幅度较大,防效甚微,损失较重。今后我们将加强农业培训,提高果农对冻害等影响果树生长灾害的防御意识,降低农户因灾带来的损失。””采访结束时,烟铺村党支部书记李保安告诉记者:“我们要吸取今年冻害的经验教训,树立信心,鼓励动员果农搭建三防棚和冬暖棚,增强樱桃树抵御灾害的能力。同时今年村上争取到了节水滴灌项目,年内建成后将方便果农为樱桃树浇水施肥,不断提高果品质量,促进农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