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蓉:不走寻常路的水果女社长
尽管胡春对合作社不感兴趣,但小册子上的一个内容却很有吸引力,因为上边白纸黑字的写着,只要参加合作社的培训,每人每天就会发10元钱的误工费。上课还要发钱,这个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了。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黄土镇洪安村村民孟素琼:“听说学技术还有钱,我们都去了,都去看一下,起先还不相信。”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街道红咏街道居民吴清华:“我们要去学习还要给我们工钱是有些傻,有些还要拿钱去学。”
眼看着每天10块钱是白给,胡春就试着听了一堂课,课上不但讲管理果树的知识,还邀请大家下次免费学习腰鼓,下课的时候,胡春真的领到了10元钱。
胡春:“听了以后,觉得可以,又能学到技术,又能娱乐,我们还有腰鼓队,啥子队都有,我都是参加腰鼓队的。”
上课还会倒贴钱的消息在原本平静的小村子里引起了轰动。第二天开始来上课的人越来越多,培训结束以后,很多妇女自愿的加入了合作社,举办培训班的,正是唐蓉!
为了保住已经打开的广州市场,唐蓉想成立一个合作社,形成稳定的货源,然而,当地多是妇女,这些妇女大都按传统的方式生产,更没有外出营销的经验,当她提出成立合作社时,响应者更是寥寥无几,这时候,唐蓉想到了举办培训班,一是传输新的生产观念,二是把分散经营的妇女组织起来,于是就印了三百多本小册子。
唐蓉:“她们就是一家一户的走,我们印上一个小册子,每一个每一个拿去发,每一个都要发出去,然后你还要带多少个会员过来。”
第一期培训课结束,一共有200多个妇女加入了合作社,签订了收购合同,按照合作社的要求种植葡萄、桃子,统一管理,统一采收,每份合同上都会签订一个保底价,当这些妇女在合同上签字的时候,突然有了一种当家做主的感觉。
胡春:“很自信那种感觉,妇女在屋里面的一片天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回来就是相夫教子,但是回来了之后感觉很自信,那种感觉好像是我也有能力挣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