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培植壮大龙安柚产业的探索与实践
广安区的龙安柚生产在广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立足自身优势,认真实施“一主三化”发展战略,努力做大做强龙安柚产业,龙安柚产业己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
目前,全区的龙安柚面积达到13万亩,挂果面积6.2万亩,社会产量达到12万吨,产值突破2亿元,龙安柚产业己形成广安区农业主导产业中生产规模最大,产业链条联结最紧,比较效益最高的产业,己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重头戏。因其独特的风味品质,从1992年至1999年连续五次荣获全国优质柚类评比金杯奖,1995年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业新品种审定。
尊重规律,用新观念导航方向,任何事物都是迂回曲折向前发展的,广安区龙安柚的发展也不例外。前些年,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认识不够,对柑橘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模糊的认识,有的看到柑橘暂时的销售受阻,就认为柑橘市场已经饱和,柑橘发展应该慎之又慎;有的看到别人柑改橙,柑改柚赚了钱,就一窝风发展橙类和柚类,针对干部群众在思想和实践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广安区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引导干部群众在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中学会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一是对产业科学定向。2001年,广安区邀请西农大、中柑所教授聚会龙安乡,虚心向他们请教问计。通过深入调研,专家们一致认为广安区是柚类栽培的最适宜区,应当侧重发展龙安柚,适当发展?柑类。专家的金玉良言,使困扰该区多年的品种定向问题在领导层中得以有效解决,降低了发展风险。开展讨论交流,结合学习WTO基本知识,该区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设立交流专栏,组织全市柑橘产业界人士畅谈,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表示不同的见解,大家普遍认识到,加入WTO后该区的龙安柚在国内外市场上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优势更加明显,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从而破除龙安柚发展“到顶论”,迅速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广树发展典型,我们每年都坚持总结一批龙安柚栽培大户、营销大户的增收致富经验,通过政府工作简报和新闻媒体宣传他们的管理观、发展观、市场观、经营观,引导龙安柚农看市场,找差距,逐步纠正了柚农在栽培管理中“只重数量不种质量,只图眼前不顾长远”的错误做法,帮助农民树立了“优势就是潜力,特色就是卖点,质量就是市场,市场就是效益”的新观念,通过引导,近5年,广安区龙安柚发展面积新增7万亩,基本上翻了一番,是广安区柑橘历史上空前的。
强力推进,用新标准指导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柑橘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因此,龙安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就成为现阶段各级政府研究的重点,成为广安区柑橘产业发展的主线,广安区按照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四川省农业厅的总体要求,以创建全省无公害示范区为契机,强力推进柑橘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全程质量的控制过程,贯穿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的每一个环节,涉及产前、产中、产后的方方面面,函盖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广安区的柑橘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从2003年春正式启动,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专班,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分步实施;三是制定统一标准,使无公害生产有标准可遵循;四是强化宣传,营造无公害生产的良好氛围;五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柑农的无公害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六是办好示范样板,发挥典型带头作用;七是把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我们按照“品改、调肥、禁药、装灯、建地、种草、检测、监管、树牌、认定”20个字来开展无公害生产,仅今年全区龙安柚就品改1万亩,推广生物有机肥突破2000吨,柑橘产区新建沼气池500个,柚园种草和覆盖达到8万亩,柚园安装害虫诱杀灯达到1200盏,政府每盏补助150元,含茶园装灯,全区安装杀虫灯达到2000盏,动用区长预备金30万元。申报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6.1万亩,全区突破了8万亩,将对柑园产区的柑橘产品继续送样进行检测分析,以检验我区无公害生产的成效。
创新理念,用新战略谋划发展。在推动龙安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广安区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精心组织实施了三大发展战略,有力地增强了龙安柚的市场竞争力。一是实施“一主三化”发展战略。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龙安柚产业,用产业化的理念谋划龙安柚产业化,用产业化的思维经营龙安柚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加强对外联合,促进了产业转型。区委区政府在龙安乡群策村投入巨资打造龙安柚母本园,吸引业主马全兴在龙安乡认真村投资千万建龙安柚基地。二是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全区从2004年起每年都不定期举办龙安柚品果节和成果鉴评会,聘请上级业务部门的柑橘专家品尝和指导;对各乡(镇)选送的样品进行鉴评,不断为各地开发新的精品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同时,进一步规范好龙安柚交易行为,通过龙安柚协会进行行业自律,对打蜡后的龙安柚实施“三统一”,即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商品包装样式、统一对外宣传,逐步打造了广安龙安柚的精品形象,提高了市场消费品位。现在龙安柚不仅占据了南方的主要市场,而且也打入亚欧等国际市场,在国内外享有较好的声誉。三是实施项目兴柚战略,以省农业厅、西农大、中柑所等单位为技术后盾,先后实施了“柑橘一调三增项目”,“柑橘948项目”,“优质水果工程项目”、“四川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场项目”等,为广安区柑橘的可持续发展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总投资820万元的四川省国家级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场四新基地已基本建成,拥有组织培养室、检测中心、温室、网室面积近5000平方米,已向社会提供了优质苗木300万株,该场共向社会提供优良龙安柚苗木1500万株,正在向“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科技,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的目标迈进。
整合资源,用新机制注入动力。为了确保龙安柚产业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广安区坚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大力推行了一系列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一是实行“六个一”的领导负责制度,即一个产业、一名区级领导、一名科级干部、一套技术专班、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专业协会组织、一定数额的工作经费,做到了任务明确,权责具体,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产业实施的连续性。二是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每年年初,区委、区政府都以文件形式,将全年龙安柚发展面积、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创建面积以及加工企业引进培育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鉴订责任状,缴纳风险金,由区委、区政府“两办”定期督查,通报进度,年终结帐兑现。三是实行公开招标制度,对于各地每年新发展地所需的苗木,由区政府统一通过市政务公开中心发布需求公告,明确竞标条件,面向社会公开招标,2001年以来全区共招标10次计1300万株,不仅保证了苗木质量而且减轻农民负担900万元。四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农业投入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更是农业产业发展之首要,必须想方设法加大投入。抓财政投入,该区财政除常规的产业发展资金安排外,根据每年农业产业发展计划,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龙安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指挥棒作用。抓项目投入,发扬集中精力办大事的精神,充分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国土整治、以工代赈、扶贫、移民后扶等项目,资金捆绑起来一起使用,优先扶持农户用于龙安柚基地开发。近几年来,全区累计投入基地开发资金15000多万元,其中仅农业项目资金就达到4000万元,发挥出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抓招商引资,坚持开明开放思想和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招商引资,特别要采取转让、出租、互换、置换、入股等方式,引进经营业主,吸纳社会投资,投入龙安柚产业开发。抓农民投入,坚定不移地执行各项涉农优惠政策和区上出台的发展龙安柚产业的文件精神,为农民发展创造宽松环境。集中精神打造好柑桔产业发展样板,在栽植、管理、营销、宣传发动上下大功夫,下深功夫,激发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大发展。同时积极引导果农投资投劳。正确运用国家在农村的有关政策,采取“一事一议”和坚持“两个一点”的办法,引导农民投资投劳。从2004年起,广安区采取国家专项资金继续打捆补助一点(每亩解决900元)、项目区农民贷款筹集一点(每亩解决400元)的办法,解决果园建设资金。
目前,全区的龙安柚面积达到13万亩,挂果面积6.2万亩,社会产量达到12万吨,产值突破2亿元,龙安柚产业己形成广安区农业主导产业中生产规模最大,产业链条联结最紧,比较效益最高的产业,己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重头戏。因其独特的风味品质,从1992年至1999年连续五次荣获全国优质柚类评比金杯奖,1995年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业新品种审定。
尊重规律,用新观念导航方向,任何事物都是迂回曲折向前发展的,广安区龙安柚的发展也不例外。前些年,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认识不够,对柑橘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模糊的认识,有的看到柑橘暂时的销售受阻,就认为柑橘市场已经饱和,柑橘发展应该慎之又慎;有的看到别人柑改橙,柑改柚赚了钱,就一窝风发展橙类和柚类,针对干部群众在思想和实践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广安区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引导干部群众在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中学会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一是对产业科学定向。2001年,广安区邀请西农大、中柑所教授聚会龙安乡,虚心向他们请教问计。通过深入调研,专家们一致认为广安区是柚类栽培的最适宜区,应当侧重发展龙安柚,适当发展?柑类。专家的金玉良言,使困扰该区多年的品种定向问题在领导层中得以有效解决,降低了发展风险。开展讨论交流,结合学习WTO基本知识,该区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设立交流专栏,组织全市柑橘产业界人士畅谈,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表示不同的见解,大家普遍认识到,加入WTO后该区的龙安柚在国内外市场上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优势更加明显,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从而破除龙安柚发展“到顶论”,迅速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广树发展典型,我们每年都坚持总结一批龙安柚栽培大户、营销大户的增收致富经验,通过政府工作简报和新闻媒体宣传他们的管理观、发展观、市场观、经营观,引导龙安柚农看市场,找差距,逐步纠正了柚农在栽培管理中“只重数量不种质量,只图眼前不顾长远”的错误做法,帮助农民树立了“优势就是潜力,特色就是卖点,质量就是市场,市场就是效益”的新观念,通过引导,近5年,广安区龙安柚发展面积新增7万亩,基本上翻了一番,是广安区柑橘历史上空前的。
强力推进,用新标准指导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柑橘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因此,龙安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就成为现阶段各级政府研究的重点,成为广安区柑橘产业发展的主线,广安区按照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四川省农业厅的总体要求,以创建全省无公害示范区为契机,强力推进柑橘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全程质量的控制过程,贯穿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的每一个环节,涉及产前、产中、产后的方方面面,函盖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广安区的柑橘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从2003年春正式启动,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专班,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分步实施;三是制定统一标准,使无公害生产有标准可遵循;四是强化宣传,营造无公害生产的良好氛围;五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柑农的无公害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六是办好示范样板,发挥典型带头作用;七是把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我们按照“品改、调肥、禁药、装灯、建地、种草、检测、监管、树牌、认定”20个字来开展无公害生产,仅今年全区龙安柚就品改1万亩,推广生物有机肥突破2000吨,柑橘产区新建沼气池500个,柚园种草和覆盖达到8万亩,柚园安装害虫诱杀灯达到1200盏,政府每盏补助150元,含茶园装灯,全区安装杀虫灯达到2000盏,动用区长预备金30万元。申报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6.1万亩,全区突破了8万亩,将对柑园产区的柑橘产品继续送样进行检测分析,以检验我区无公害生产的成效。
创新理念,用新战略谋划发展。在推动龙安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广安区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精心组织实施了三大发展战略,有力地增强了龙安柚的市场竞争力。一是实施“一主三化”发展战略。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龙安柚产业,用产业化的理念谋划龙安柚产业化,用产业化的思维经营龙安柚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加强对外联合,促进了产业转型。区委区政府在龙安乡群策村投入巨资打造龙安柚母本园,吸引业主马全兴在龙安乡认真村投资千万建龙安柚基地。二是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全区从2004年起每年都不定期举办龙安柚品果节和成果鉴评会,聘请上级业务部门的柑橘专家品尝和指导;对各乡(镇)选送的样品进行鉴评,不断为各地开发新的精品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同时,进一步规范好龙安柚交易行为,通过龙安柚协会进行行业自律,对打蜡后的龙安柚实施“三统一”,即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商品包装样式、统一对外宣传,逐步打造了广安龙安柚的精品形象,提高了市场消费品位。现在龙安柚不仅占据了南方的主要市场,而且也打入亚欧等国际市场,在国内外享有较好的声誉。三是实施项目兴柚战略,以省农业厅、西农大、中柑所等单位为技术后盾,先后实施了“柑橘一调三增项目”,“柑橘948项目”,“优质水果工程项目”、“四川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场项目”等,为广安区柑橘的可持续发展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总投资820万元的四川省国家级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场四新基地已基本建成,拥有组织培养室、检测中心、温室、网室面积近5000平方米,已向社会提供了优质苗木300万株,该场共向社会提供优良龙安柚苗木1500万株,正在向“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科技,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的目标迈进。
整合资源,用新机制注入动力。为了确保龙安柚产业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广安区坚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大力推行了一系列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一是实行“六个一”的领导负责制度,即一个产业、一名区级领导、一名科级干部、一套技术专班、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专业协会组织、一定数额的工作经费,做到了任务明确,权责具体,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产业实施的连续性。二是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每年年初,区委、区政府都以文件形式,将全年龙安柚发展面积、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创建面积以及加工企业引进培育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鉴订责任状,缴纳风险金,由区委、区政府“两办”定期督查,通报进度,年终结帐兑现。三是实行公开招标制度,对于各地每年新发展地所需的苗木,由区政府统一通过市政务公开中心发布需求公告,明确竞标条件,面向社会公开招标,2001年以来全区共招标10次计1300万株,不仅保证了苗木质量而且减轻农民负担900万元。四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农业投入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更是农业产业发展之首要,必须想方设法加大投入。抓财政投入,该区财政除常规的产业发展资金安排外,根据每年农业产业发展计划,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龙安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指挥棒作用。抓项目投入,发扬集中精力办大事的精神,充分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国土整治、以工代赈、扶贫、移民后扶等项目,资金捆绑起来一起使用,优先扶持农户用于龙安柚基地开发。近几年来,全区累计投入基地开发资金15000多万元,其中仅农业项目资金就达到4000万元,发挥出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抓招商引资,坚持开明开放思想和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招商引资,特别要采取转让、出租、互换、置换、入股等方式,引进经营业主,吸纳社会投资,投入龙安柚产业开发。抓农民投入,坚定不移地执行各项涉农优惠政策和区上出台的发展龙安柚产业的文件精神,为农民发展创造宽松环境。集中精神打造好柑桔产业发展样板,在栽植、管理、营销、宣传发动上下大功夫,下深功夫,激发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大发展。同时积极引导果农投资投劳。正确运用国家在农村的有关政策,采取“一事一议”和坚持“两个一点”的办法,引导农民投资投劳。从2004年起,广安区采取国家专项资金继续打捆补助一点(每亩解决900元)、项目区农民贷款筹集一点(每亩解决400元)的办法,解决果园建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