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夏日到大兴“洋水果大观园”游玩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新海南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8票  浏览7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7月28日 15:42

  盛夏,大兴区榆垡镇的赵成春每天守在自家300亩梨园里,等着一个月后的丰收。即将熟透的各式洋梨挂满枝头,不同于“清一色”黄澄澄的梨园,这个梨园东边一片紫色,西边一片黄色,中间还有绿色、红色的梨树群落穿插,6个西洋梨品种,3个日韩品种,再加上本地古树,一园四片色,可赏五洲梨。

  “五颜六色的洋梨好看更好吃!”赵成春凭借高接换优技术嫁接了早红考密斯等西洋梨新品种,比种传统沙梨增收25%以上,质优量少,供不应求。在大兴,不只西洋梨,去年该区试验、示范、推广了174个作物新品种。洋梨、洋瓜、洋葡萄……到了大兴,就像进了洋水果的“大观园”。

  梨园东片,是60亩地的早红考密斯,“这是美国品种,熟了就成了金紫色。”赵成春在梨园里如数家珍,“这个月底就能上市啦。”现在还有点儿硬的小梨已有了拳头大小,成熟后变软,入口即化。

  “这绿色的是法国阿巴特。”细长得像个葫芦,40亩梨树林,远远望去一片翠绿,几乎分不清哪是叶,哪是果。30亩的美国凯思凯德梨又是一片红色挂在树枝,“9月成熟,能卖20多块钱一斤。”

  黄绿色的英国康佛伦斯,金黄色的韩国黄金梨,浅褐色的园黄梨,茶褐色的日本丰水梨,还有本地京白梨古树,一片片,一丛丛点缀其间,梨园成了五彩的世界梨树大观园。

  “传统梨售价不高,西洋梨供不应求。”赵成春带着181户梨农,种了1600亩各式洋梨,远销全国各地,“根本不愁卖。”由于洋梨种植技术要求高,大兴农民边种边摸索,从嫁接,到剪枝,再到护理,一系列的成熟技术吸引了北京林科院、农科院,甚至南京、石家庄等各地果蔬研究所的专家,到大兴的田间地头“取经”。

  除了洋梨,大兴的洋水果还有不少。都说庞各庄的西瓜好吃,可瓜农们也不断引种洋西瓜。从瑞士、日本等地引进的“蜜童”、“墨童”等10多种小型无籽西瓜新品种,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500亩。乐平瓜园里,一株株墨绿色的洋西瓜成了采摘者的最爱,与传统小型瓜相比,口感更脆,成熟更晚,“而且没籽了。”

  “中国葡萄之乡”的采育镇,引种了50多个国外葡萄新品种。日本的粉红亚都蜜、意大利的维多利亚、美国无核白鸡心、法国赤霞珠……名字新鲜,味道更美。果农刘维强家的果园引种了八九个新品种,从7月就开始成熟供游客采摘,一天就接待200多人,收入5000多元。

  “刘姥姥进大观园”,如今到大兴,那洋水果也让人眼花缭乱。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