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樱桃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樱桃为什么在大连金州区这样红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68票  浏览22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6月02日 13:47

  本报记者 宋丹雷 史江敏

   眼下,正是大连金州区果农们收获樱桃的时节。更让他们高兴的是,除了卖樱桃获得不菲的收入,再过几天,由大连市政府主办、金州区政府和大连市旅游局承办的“2008中国大连樱桃节”也要盛装开幕了(6月7日-19日)。

   樱桃树成了金州区的“发财树”,樱桃节也成为金州区乃至大连市一个重要的节日。金州区为什么能让大樱桃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大樱桃为什么在这里这样“红”?带着疑问,记者对金州区的大樱桃产业进行了调查采访。

  政策扶持 大樱桃产业迅速壮大

   记者了解到,2007年,大连金州区的大樱桃种植面积达到了10.2万亩,产量1.5万吨,并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被誉为“樱桃之都”。

   金州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宝有告诉记者,为壮大大樱桃产业,金州区出台了《加快发展水果规定的通知》,通知规定,从2005年开始,在大樱桃和加工桃种植补贴、苗木补助、水利配套和万亩基地建设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到目前,金州区已累计投入资金1.4亿元。并且,在区政府的努力下,2007年3月,“金州大樱桃”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在大樱桃产品上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对地理标志的使用,国家是有严格程序的,但能得到认可,会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金州区果树技术推广中心总农艺师张栋民告诉记者,按照该标志使用的规范,金州区推广了“百(一百名技术员下乡)、千(一千个果农示范户)、万(一万户农民致富)工程,到2007年,全区共有4万亩果树使用了统一的“金州大樱桃”商标。“这带动了2.5万户农民增收10%以上,户均增收六、七千元。再过几年,也就是现有的大樱桃到了盛果期,产量将达到10万吨时,会有更多的农民从中尝到甜头。”

   金州区大魏家镇樱桃种植大户刘德汉是区政府鼓励和扶持政策的受益者,也是“百千万工程”的执行者。在他的110亩有2500棵樱桃树的果园里,他告诉记者:因为有了“金州大樱桃”商标的招牌,2007年种樱桃的收入达到了70万元,比往年多卖了20万元。

   刘德汉说:“我不能自己富了就忘了乡亲,我现在除了管理这个果园外,还对村里的20个示范户和500户果农进行果树指导。”在这个有1000多户的村子里,刘德汉已经成了公认的大樱桃种植能手。“我去年冬季曾用四个半月时间,在辽宁果树研究所专门学习了樱桃的栽培技术。”他说,他现在已经对帮扶的500多户农户,从剪枝、浇灌、喷药、施肥等方面都实现了一条龙管理。

   金州区果树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史和平对本地大樱桃的种植历史了如指掌:虽然适合大樱桃生长的金州区有一百多年的栽培经验,但是,大樱桃产业能在金州区快速发展壮大还是近几年的事。“市场前景看好,政府政策扶持加上技术下乡,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植大樱桃的积极性,这是大樱桃产业能快速壮大的主要动因。”

   史和平说:“政府之所以要把大樱桃产业当作一个大项目来抓,除了考虑大樱桃栽培管理用工较少,农药使用较少,价格较高且比较稳定,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外,还有个主要因素,作为全国农产品(23.31,-0.27,-1.15%,吧)深加工十强县区,金州区具备当大樱桃盛果期到来时,搞精、深加工的能力。”

   在史和平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墙上的《金州区大樱桃种植示意图》,上面显示,大樱桃种植基地范围已经遍布到全区的10个乡镇、街道。他的另一个职务是金州区农村经济发展局副局长。他说:“我们的主要任务不光是把国外的适宜本地成长的品种驯化后推广到农民手中,还要着手制定金州大樱桃的统一标准,并派技术员深入到每一位果农家,进行技术指导,使大樱桃的种植、管理、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全部使用统一标准。”

  为种樱桃 向荒山要地

   石河镇大山后村在2005年曾被金州区授予“樱桃村”称号,村支部副书记于忠君告诉记者:“我们村现有人口1809人,土地面积1700亩,已有樱桃面积1208亩,今年又新增659亩。”他补充说:“多出的那167亩,是我们向荒山要了地。”

   “不光是这样”,于忠君手指窗外说:“我们村现在不但耕地种上了大樱桃,就连房前、屋后和菜园地,也都被家家户户种上了大樱桃。”

   于忠君介绍:我们村靠海,原来大部分村民以捕鱼为生,从2002年开始大面积种植大樱桃。“能有今天种植樱桃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的成绩,这应该感谢致富带头人丛德福。”说着,他用电话把正在樱桃园里忙碌的果树技术员丛德福找来。

   丛德福对自己因为种植大樱桃而每年获得10万元以上收入很开心。他把当年因自己执意放弃养殖海虾而改种樱桃,媳妇吵着和她闹离婚的事当成了笑话说给记者听。于忠君在一旁解释说,1995年时,每棵樱桃苗木20元的价格可是个不小的数目,何况丛德福一下子就买了400棵。

   丛德福说他媳妇现在后悔了。他媳妇认为,要是当年不把那160棵樱桃苗偷着卖了,他们家的年收入最少是现在的一倍以上。于忠君从侧面证实了丛德福的话:1999年,当村民看到丛德福靠240棵樱桃树轻松收入10万元的时候,就陆续开始放弃出海的生意了。

   在村委会的对面,记者看到一些人正在一片空场地上紧张地忙碌着。于忠君告诉记者,那是村里投入70多万元为村民修建的休闲广场。“这个广场还有另外一个用途,等到大樱桃上市的时候,这里就会是附近乡镇最大的樱桃销售集散地。”

   于忠君说区里对樱桃种植户给了很大支持:“当年新植大樱桃,面积在10亩以上的,每亩每年补助150元,并且连续补助5年;村里也为此投入了180多万元的资金修建水塔和水池,用于浇灌大樱桃。这刺激了农民种植大樱桃的积极性。”

   “到2010年,我们村的人均收入会因为种植大樱桃而达到1万元左右,到那时,大樱桃也将成为我村的支柱产业。”于忠君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