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蔡一七旬老翁创办“试验花果园”
人民网河南视窗讯 天中晚报报道:日前,笔者走进新蔡县关津乡沈庄村李坦的“试验花果园”,看到了这里的稀奇花果。
奇花有:天天花、地中海迷荚、宝莲灯、牡丹玫瑰、草芙蓉、五彩凤仙等10多种。
异果有:美国威斯顿薄壳核桃、天天果、无核方柿、映雪红苹果、宫廷石榴、盆枣等20多种。
不仅如此,李坦根据“试验花果园”的空间,按照“楼梯式”种养方法开发,里面间作套种的有黑糯玉米、韩国黑药豆、黄豆树、“航天1号”芝麻、中华巨蒜、美国大月亮南瓜、太空韭菜、巨茄、红乳葡萄等。他养的还有美国鳄鱼龟、北京油鸡,让人叹为观止。
李坦是关津乡一位退休多年的老教师。说起“花果园”,他显得有点兴奋:“我今年75岁了,在园子里试验种植的这些花果,目的是通过试验种植,筛选出优良高效的品种在当地推广,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种养模式,让农民科学有效地调整种植结构,早日走上小康之路。”
1995年,李坦从新蔡县关津中学退休。教了一辈子生物学的他对生物学的研究兴趣不减,决定在农村干出一番成绩。用节俭下来的钱,他自费订阅了《农村百事通》、《良种指南》、《常用中药种植技术》、《龟鳖养殖7日通》等书籍。自己家0.6亩地大的农家小院,成为李坦最初的试验田。
李坦家有几亩责任田全是洼地,逢到雨季庄稼就很少有收成。2006年,为了扩大试验田规模,他和同村一亲戚家商量,换了3亩岗地,把这3亩地建成“试验花果园”。他找来亲戚帮忙,又在地头建了两间平房,搭起一个拱门,取名:“神卉花果园”。“最大的、最甜的、成熟最早的、最好看的、营养价值最高的、效益最好的,是‘花果园’里种养所要体现的特色。”李坦表述着他创办“花果园”的目标。
1996年春,李坦在这几亩地上引进栽植了十几棵美国威斯顿薄壳核桃树。2月份,李坦到湖南洞口县,购买了1000多棵神卉金银花进行种植。3月份,他又专程到安徽寿县购买100多株“巨花1号”金银花。“巨花1号”金银花根系发达花少,神卉金银花花多根系差。1997年,李坦根据两个试种品种表现出来的不同优越性,以“巨花1号”金银花为砧木,对两种不同品种和习性的金银花进行嫁接。2007年遭受50年一遇的水灾,李坦当年只采摘了20多公斤金银花,卖了1200多元钱。
2007年3月,他引进种植了红乳葡萄和红高峰葡萄,利用园内空间,合理套种了巨蒜、太空韭菜、蟠桃棉、红薯树、“美引1号”和“航天1号”芝麻等。他种植的棉花结出的棉桃如鸭蛋大,是一般棉桃的2~3倍;芝麻单株结蒴果多达233个;红薯树是美国航天育种中心所培育的新品种,当年亩产1万多公斤。
今年,李坦决定再引进一些稀有畜禽和动物进行喂养。他引进了美国鳄鱼龟、黄喉水龟、巴西龟,又购买了北京油鸡进行喂养。说起这些稀有畜禽和动物,李坦最偏爱美国鳄鱼龟。他介绍说,这种龟是一种名贵肉龟,出肉率达88%,比鸡、猪易养,清洁卫生,在房顶、阳台、院内用盆、缸、池均可喂养,易于推广。
他还被《农村百事通》杂志社聘为宣传推广员,被北京农科院农业科技发展中心聘为农研会会员。
“稀有动植物养种是一个长期过程,科技推广也是一个长期过程。农民眼下只看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效益观念,所以推广起来是需要时间的。其实,试验推广出一个品种,就是一棵事关几代人的‘摇钱树’。”李坦以种植美国威斯顿薄壳核桃树为例,“此树1亩可种植40棵,5年就可以挂果,10年可以长成大树。长成大树后,每棵树每年可以结果50多公斤,以现在市场价1公斤80元计算,那效益就很可观了。”
李坦的“花果园”引起了当地群众的瞩目。近两年,他已在当地推广树形大豆400多亩、多穗高梁200多亩、三味蒜120多亩。看着自己试种的品种开始见效益,李坦更加充满信心:“明年准备引进南斯拉夫大甜藕和美国蓝莓进行种植,特别是大甜藕可以当水果吃,以后可以在全县洼地、坑塘及废旧窑坑进行推广。”通讯员 赵学凤 宋超喜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