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乌海市葡萄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上)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乌海市政府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55票  浏览10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8月28日 10:47
  在今天的乌海,品尝甜滋滋的葡萄,和亲朋好友喝着乌海葡萄酿造的美酒,把乌海葡萄作为礼品馈赠亲友,这些都是太正常的事了,然而,当你深一步探究时,你就会觉得,乌海葡萄业的发展取得今天的成就,充满了奋斗的艰辛。
  
  阳光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灌溉便利……种种条件集于一身,乌海是理想的葡萄种植地,但从。远的古代直至上世纪40年代末,乌海一直与葡萄无缘。1950年,一家姓马的农户移植成活的第一株葡萄成为我市葡萄种植业的发端。上世纪60年代初,一批立志献身大漠戈壁农林事业的青年人来到海勃湾,踏遍了一座座沙丘、一条条沟壑,揣摸着这方水土的“脾性”,他们在为乌海播洒绿色的同时,把目光聚焦在葡萄上,把葡萄迁出庭院大面积种植成为农林工作者和全市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
  
  1976年,我市在成立之初,市委、市政府就向全市人民发出大面积种植葡萄的号召,并从新疆吐鲁番购进优质苗木,在原乌达矿务局园艺场建成了60亩无核白葡萄园,由此开始了乌海人建设塞上“吐鲁番”的实践过程。1985年,我市作出《关于加速发展葡萄种植业,建立葡萄商品生产基地若干问题的决定》,同时成立了葡萄商品生产基地指挥部,通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合力攻关,总结出了适宜乌海地区和其它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的规范化的葡萄幼树速生丰产技术,实现了乌海葡萄种植技术的一次跨越。到1990年,全市建成以鲜食和加工兼可的龙眼葡萄基地约5000亩,无核白、玫瑰香、马奶、元白等葡萄基地8000余亩(其中庭院葡萄折合1500亩)。
  
  1996年全国水果生产工作会议以后,我市葡萄产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开始陆续引进国内外名优新品种,2000年市三届七次全委会把葡萄产业正式列入国民经济“十五”规划。我市的葡萄产业得到自治区肯定,乌海葡萄作为特色种植业享受扶持政策。市政府出台了加快葡萄种植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2002年开始已连续五年对达标种植葡萄户每亩补贴200元,为了鼓励规模化发展,从2005年开始对集中连片种植30亩的每亩增加100元补贴;有的区、镇加大扶持力度,三级政府补贴达到800元。鼓励发展反季节葡萄种植,新建一亩日光温室市级补贴2000元,区、镇各配套2000元。优惠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区居民和企业种植的积极性,种植面积以每年3000至4000亩的速度递增。在加工、销售、贮运等相关产业方面,使用农牧业产业化资金给予一定的扶持。葡萄产业形成了“龙头+基地”、“企业+农户”的发展格局。目前,我市葡萄种植面积2万余亩,年产葡萄800万公斤,年产值2000余万元。我市葡萄生产基地成为自治区栽培面积较大、效益较好的葡萄生产基地之一。
  
  在我市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的力量始终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速生、丰产、栽培、整形、综合水肥和深加工方面的突破,为获得优质果品和葡萄产业向纵深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科技人员手把手指导,全面提升了葡萄种植和果园管理的科技含量;开展科技交流,制定生产、贮运、加工技术规范,不断提高我市葡萄产业的整体水平。
  
  从1976年至2008年这短短32年间,我市葡萄产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1990年,乌海葡萄被指定为亚运会捐赠产品;1993年,首届乌珠慕节“葡萄牵头、文体搭台、经贸唱戏”,为市里引入资金4亿元;1994年,无核紫葡萄在全国首届葡萄学术讨论会上被评为“优质鲜食葡萄”;1995年,无核白葡萄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7年,无核白葡萄在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评比中被认定为“名牌产品”;2005年,红地球葡萄获全国第十一届葡萄学术研讨会“优质奖”;2006年,在第五届中国优质葡萄擂台赛上,我市选送的4个葡萄品种获“优质奖”,并被推荐为奥运安全优质葡萄;2007年,在“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上,汉森四星解百纳干红葡萄酒获金奖,红地球和龙眼葡萄获“奥运推荐果品”奖。2008年,乌海葡萄取得农业部颁发的全国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证书;乌海葡萄基地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评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无核白和红地球被评为“中华名果”。
  
  乌海,因一串串金豆子般的葡萄而享誉全国。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