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满枝头幸福来 产业推进大发展——洛宁县上戈镇倾力打造中原果品名牌
富民增收 果农过上新生活
“苹果种植业发展起来了,就要让更多的果农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让更多的上戈群众走上富裕路。这既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工作的落脚点。”对于果农增收,田卫杰时刻记在心里。
为此,该镇党委、镇政府采用多种措施,不断推进农民增产增收。首先,依靠土地流转,破解苹果发展难题,采取出租、转包、转让、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推动土地向龙头企业、种植大户流转,使苹果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格局,全镇共流转出土地面积10170.8亩,成功引进众森农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实施苹果生产综合开发项目,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上戈,实现了苹果的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
在采访中,记者见到了一位老果农,他告诉记者,自己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在外打工,小的还在上学,他和妻子种了一片果园。“俺家原来有6亩苹果地,后来通过土地流转又承包了邻家的4亩地。国家政策好,镇里扶持力度大,通水通路,每棵果苗镇政府还补贴7元钱,技术上常年有专家指导,果子不愁销,一年下来收入10多万元。我家在村里还不算富户,一年收入20多万元的有好几家呢!现在我们村不少人在城里买了车、买了房。明年我准备再承包30亩果园,到那时我们家的收入肯定还会大大提高。”
交谈中,这位果农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种小麦每亩地收600多斤,卖600多元;种玉米每亩收1000多斤,卖1000多元;种苹果每亩可产4000余斤,每亩收入1万多元。另外,园中还可间作套种其他作物,每亩地少说增收200多元。再加上修剪的树枝又可作为燃料,树叶堆肥‘反哺’果树,大大降低成本,一举多得!”
“像这样的家庭,在上戈镇还有很多。”田书记告诉记者。同时,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也告别了一家人围着3亩地转、一年‘刨’两三千元收入的情况。如今,他们将土地租赁给企业或经营大户发展苹果产业,每年1300元的租金,并成为园区员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收入不降反增。
打造果品名牌 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为进一步提高上戈苹果对外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满足广大果农大力发展苹果的强烈愿望,该镇党委、镇政府根据有机食品种植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范,通过政府、专业合作社、专家、农民的有效对接,积极向有关部门申报有机食品苹果认证,最终上戈苹果以过硬的品质全面达到了生态体系要求,并于2010年9月顺利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得到有机食品认证后,苹果的“身价”也比往年高出很多(每公斤5~6元,增幅25%~50%),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显示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并在第八届国际农业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2012年上戈苹果成功通过农业部中国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多项殊荣使上戈牌苹果深受客商喜爱,目前已与广西、湖南、福建等地客商达成订购意向,近期三地客商将前往该镇洽谈具体合作事项。一系列的宣传推介活动,赢得了各级专家到上戈考察,上戈苹果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品牌效益日趋展现,上戈苹果再次扬名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