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请来壁蜂“打工”授粉 坐果率提高两三成
壁蜂在简易的蜂巢里进进出出。记者张虎林摄
当前正值苹果花授粉的关键时期,可是记者4月25日来到泽头镇望岛村的苹果园里时,却没有看到果农给果树点花授粉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由一只只勤劳的壁蜂授粉。据介绍,采用壁蜂授粉,在节省劳力和人工成本的同时,果树坐果率也明显提高。目前,壁蜂授粉已经在文登果园里大面积普及。
壁蜂果园内授粉忙
4月25日10时许,记者走进泽头镇望岛村邢守玉家的两亩苹果园,只见园里生长的140棵苹果树上,一簇簇洁白的苹果花开满枝头,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分外美丽。经仔细观察发现,成群结队的壁蜂正扇动着翅膀在花丛中飞舞,忙碌地为苹果花授粉。
这些壁蜂来自哪里?在邢守玉的引领下,记者在果园中间找到了它们的根据地,当时壁蜂正从果农自制的一个铁桶内飞进飞出。园内4个铁桶分别侧放在4个约30厘米高的水泥柱上,每个桶内都摆放着一个纸盒、几十根芦苇管等物品,前方约1米处,挖了一个小土坑,里面铺着塑料纸,塑料纸上面又由土、水和成了泥浆。
“人工授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都由这些壁蜂帮忙授粉了。”邢守玉介绍。
邢守玉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些壁蜂的繁育和授粉过程。4月21日,果树刚开花的时候,他就将蜂茧从冰箱内取出,放在果园铁桶内的小纸盒里,盒四周有多个孔,供壁蜂入出。放置后第二天,壁蜂陆续破壳出巢,7—10天出齐,开始在果园中觅食传粉。待到“五一”后果树花期结束,授粉任务完成,繁蜂结束,要及时收回巢箱,挂在通风避光的地方储藏,待来年惊蛰节气时,将装有壁蜂的巢管扒开,将蜂茧放到冰箱的保温室保鲜,等待苹果初花期再拿出来授粉。
人工授粉成历史
“使用壁蜂授粉,既不用买花粉,也不用雇人工,可以说既省劲又省钱。”邢守玉说,前几年他一下子买了300只,以后每年都精心管护,如今已经繁育到了近千只,按照一亩果园使用200—300只来计算,他家的两亩果园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他还送给其他果农。
以前,每到苹果树开花时,他和妻子都要忙上半个月左右,先要将准备好的花粉放在小瓶里,然后到果园用铅笔蘸着花粉,在上千朵花心上逐个点授,一天忙下来,两人累得直不起腰来。“按现在的价格,一名雇工一天的费用至少60元,半个月就得上千元。”邢守玉说,如今除非苹果开花时遇到刮风、下雨等异常天气,才利用人工授粉。同时,壁蜂授粉全面均匀,不像人工授粉,位置高的花不方便点授,经常被遗漏掉。
泽头镇大宋家村果农孙翠平也尝到了壁蜂授粉技术带来的甜头,她讲述了繁杂的手工制粉过程。在嘎拉、红香蕉等果树上采集花朵,一个人一上午才能摘两三斤花,这些只够一亩果园使用。采回的鲜花要立即取花药,一般是将两花相对,互相揉搓,去除花丝、花瓣等杂物,再把花药放在光滑洁净的纸上,并放在火炕上均匀摊开,保持温度在22~25℃,烘干36个小时,这样花药才能散发出黄色的花粉。
坐果率提高两三成
“利用壁蜂给果树授粉,只要把巢管和巢箱制作好,适时放入田间,以后就不用管了。”区农业局果业站工作人员陈浪波介绍,与人工授粉相比,壁蜂授粉均匀,果树坐果率至少能提高20%-30%。
据介绍,壁蜂属于蜜蜂中的一个壁蜂属。这种蜂一年中有320天左右在管巢中生活,在管巢外生活40天左右。以茧内成虫在管巢内越冬,翌春气温上升至12℃时,成蜂在茧内开始活动,并咬破茧壳出蜂。为使出蜂与果树花期保持一致,需利用冰箱保鲜室贮藏种茧。一般出蜂释放、授粉、繁蜂、回收经历的过程是30—40天。
陈浪波说,壁蜂经过人工驯化后具有许多适宜果蔬授粉的优点,并且具有早春活动早、耐低温、繁殖率高、活动范围小等特点,非常适合于梨、苹果、桃等果树授粉。利用壁蜂给果树授粉,树顶部和底部授粉均匀一致,可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量。目前在文登果园中已基本普及应用。(记者谢冬梅通讯员陈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