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有机葡萄:期待降低成本亲近大众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闻晨报 作者:记者 葛志浩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39票  浏览37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7月30日 16:57

□眼下已到葡萄采摘上市季节 张海峰 现场图片

  “在本地水果中,葡萄可能是使用农药最多的一种”——对于爱吃葡萄的人来说,这可不是好消息。随着申城进入葡萄上市季节,这种当令水果的安全性成为消费者关注的话题。记者走访本地水果种植业了解到,葡萄在种植过程中所使用的农药几乎比其它品种的水果都多。此外,为使果子色泽诱人、个大味甜,“葡萄高效着色剂”、“增糖剂”、“膨大剂”等激素也被开发出来。

  普通葡萄至少用四五种农药

  一位在本市郊区种植多年葡萄的果农透露,在上海,对葡萄最致命的病多达4种,分别是黑痘病、灰霉病、霜霉病和白腐病,种植过程的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这些疾病。

  “葡萄最让人担心的是春夏两季,同时也是农药使用最为频繁的时期。”这位果农说,春季是葡萄的“苗期”,灰霉病最易出现,此时“甲基托布津”农药得以大面积使用。夏季,白腐病等又成葡萄的流行病,需要用“世高”、“施佳乐”等农药来预防。“从葡萄养成到结果,前后至少会使用4-5类农药。”他说。

  南方潮湿气候更易孳生病菌

  “葡萄原本生活在北方干旱地区。”南京农业大学有机农业研究所所长和文龙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葡萄引进南方后,面临着潮湿气候的挑战。由于高湿度的环境容易孳生各类病菌,而葡萄又极易被各类真菌病感染,因此必须使用各种农药来帮葡萄抵抗真菌的侵蚀。

  作为有机种植方面的专家,和文龙的观点是:“不提倡种植有机葡萄”。理由是:成本太高。

  “在不得使用农药的前提下,‘有机葡萄’只能依赖生物农药,并在大棚内人工营造出一种持续干旱的环境。”和文龙说。

  有机葡萄采用“以虫治虫”

  有机葡萄难种,在位于本市五四农场的“心心有机葡萄”种植基地得到了印证。记者在基地看到,牛粪、鸡粪等有机肥料成为化肥的替代品,基地四周还安装着灭蚊灯、防虫网等设备。

  为了得到国家环保局的有机认证,种植基地的土壤、空气、水都必须接受极为严格的检测。“水体无污染、土壤没有重金属、空气里没有工业废气”,据管理方透露,产地通过严格检测后,还得再经过三年的“有机转换认证”期,才能获得有机产品的认证资格。

  “六星瓢虫是一些害虫的天敌,我们在葡萄棚里放养了一些。”上海农科院林木果树研究所博士杨天仪向记者透露了“以虫治虫”的办法。此外,苦参碱也能代替农药发挥灭虫养护的作用。

  对于潮湿天气导致的真菌,“有机葡萄”采取的是“人工清理园区杂物+物理措施防治虫害+生物农药驱除病菌”的办法。

  此外,在“有机葡萄”外还会套上一只只白色纸袋,以防止喷洒波尔多液(由硫酸铜和石灰水等配制而成,在有机农业中允许使用)沾上葡萄表面影响口感。

成本中有对环境作出的贡献

    “有机葡萄”的价格怎样?记者昨天在浦东一家有机食品专卖店看到,有机葡萄每500克售价35元,而另一种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葡萄售价是每500克18元。

    “500克有机葡萄成本价大概就在20元以上。”种植方表示,再加上运输、人工等费用,其零售价至少比普通产品贵3倍。和文龙则认为,有机食品价格偏高不仅因为其本身成本高,还因为有机食品的生产者对环境作出了贡献,高出的价格是对他们的一种认同。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