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年收入20多万?你咋恁不实事求是哩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大河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611票  浏览20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11月02日 14:35

 刘根山夫妇到园子里摘石榴

年收入20多万?你咋恁不实事求是哩 

刘根山夫妇到园子里摘石榴

  记者李岩文
  
  洪波图
  
  阅读提示
  
  一家两辆汽车,住着几百平方米的“小别墅”,户均年收入超过30万元……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富得流油”的村子,在十几年前还是外地姑娘不愿来嫁、本地小伙子不得不被招亲的“穷山沟”。发生巨变的这个小山村,就是地处黄河南岸的荥阳市高村乡刘沟村。依靠独特的地理条件,该村打响了“河阴石榴”品牌,并引领周边多个行政村走上了致富之路,成为河南新农村发展的模范。
  
  1
  
  一家俩汽车“干活有干活的车,出门有出门的车”

  
  昨日上午10时30分,刘沟村以北的邙岭脚下,开着“东风小康”面包车,沿着水泥路来到自家园子采摘石榴,刘沟村九组村民刘根山和老伴刘春玲满脸喜色。连同承包的部分农地,刘根山夫妇目前一起经营着20亩石榴园。
  
  老刘说,今年的收成比往年还好,总收入已经达到了“20多万”。“你咋恁不实事求是哩,咋也有30万了吧?”老刘话音未落,就被旁边同村的果农刘振生打断,“他家光买包装箱都花了2万多,一次卖了1000多箱,就挣了十几万呢”。
  
  老刘扭头嘿嘿一笑,刘春玲忙打圆场:“俺不会算账,反正是比以前强多了,收入不错就是了!”
  
  就在大伙聊天时,一辆标致307轿车从路边驶过,司机伸出手向刘春玲、刘振生打招呼。刘春玲说,虽然岭下的石榴园离村不远,但大家下地都喜欢开车,省时省力,“再说,有车闲着也是浪费不是?”
  
  实际上,除了干活用的“东风小康”面包车外,老刘家还有一辆奔腾轿车,“专门出去玩开的”。
  
  2
  
  村妇爱时尚“离子烫一次400元,以前想都不敢想”

  
  听说记者要给他们照张相,照相机前,53岁的刘春玲一直抱怨:“你们过来也不打声招呼,我今儿穿得太邋遢,让我回去好好收拾收拾再说。”
  
  “你再打扮打扮,就像18岁啦!”刘振生一番说笑,又让刘春玲打开了话匣子。“做这个离子烫,400多块钱呢,搁以前,想都不敢想。”刘春玲说。
  
  刘根山说,也就是在十几年前,位于邙岭脚下的刘沟还是附近闻名的“穷山沟”、“光棍村”。因为穷,因为偏,外地媳妇不愿下嫁,很多小伙子找不来媳妇,被迫“倒插门”,被招亲。一些孩子多的家庭,还不得不将孩子送到村外,让人收养。“现在,外地姑娘争着往村里嫁,以前送出去的孩子都回来认亲,完全翻了个儿。”刘振生说。
  
  3
  
  石榴不愁卖“户均年毛收入已经超过了30万元”

  
  在邙岭脚下的一处陡崖,一窟安置着木门、昏暗狭小的窑洞,是刘根山曾经三世同堂的老家。“搬出来十几年了,下地干活累了,还常在这儿歇歇。”刘根山说。
  
  而在岭上,刘沟村如今已经规划建成了成排的新农村民居。家家都是几百平方米的两层小别墅,还都带院子。门前停满各种面包车、轿车。
  
  刘沟村现在1500多名村民,依靠4000多亩的“河阴石榴”,已经实现了“小康生活”。刘沟村第一书记黄晓峰说:“现在村民单靠石榴,户均年毛收入已经超过了30万元。”
  
  黄晓峰说,“河阴石榴”是“命根子”,尽管村民已经过上了好日子,近年来他们更加注重对“河阴石榴”的品质管控。“我们施肥,宁可用一袋50斤、150元的土肥,也不会用普通化肥,因为用化肥,会让石榴树苗疯长、不耐冻,口感还改变。”
  
  "河阴石榴"是我们的"绿色银行",相信刘沟的未来一定更美好。”他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