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五大企业打拉锯战 果醋国标难产有隐情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47票  浏览5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8月10日 16:30
  周芳
  
  继四大乳业巨头为争夺标准话语权大打出手之后,饮料界新秀“果醋”的国家标准也因生产厂商各自为政而遭遇“难产”。
  
  CBN记者昨日获悉,原定于今年9月出台实施的《果醋饮料》国家标准(下称“果醋国标”),其出台时间表却因全国较大的五家果醋饮料生产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而变得遥遥无期。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去年7亿元的全国果醋总销售额,有七成都落入天地壹号、华生堂、海天、原创、麦金利等五大品牌的腰包。
  
  知情人士透露,五家企业的生产工艺、标准大相径庭,“各家都希望国标更接近自己的工艺,实际上就是在利用制定国标的手段将竞争对手逼出局,达到独霸果醋饮料市场的目的。”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果醋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亿元,到2012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亿元。而品牌众多、价格混乱、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已成为果醋市场的发展掣肘。
  
  五大品牌打架
  
  昨日,天地壹号董事长陈生向CBN记者透露,目前我国生产醋饮的企业有1000多家,但市场规模超过一亿元的却不到10家。醋饮市场长期被山寨、杂牌、食醋香精勾兑的产品充斥。“杂牌厂只要花两万元买旧设备就能开工生产。”陈生说。真正的果醋是纯果汁经过两次发酵而成,需时一般在3~6个月。然而一些企业为缩短生产时间,以果汁加食醋勾兑来冒充果醋。上述五大果醋品牌生产商对这样的市场现状颇感无奈。
  
  去年10月,中国食品[4.961.22%]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饮料分委会起草发布了果醋国标的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文规定,果醋饮料须用经发酵制成的果醋制成,产品标识名称应由“发酵型”、“水果名称”和“醋饮料”三部分组成。例如,以苹果或苹果汁为主要原料发酵制成的果醋饮料应命名为“发酵型苹果醋饮料”。
  
  征求意见稿发布后,一直“闷声发大财”的五家果醋生产企业提出了各自的国标修改意见。其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广东天地壹号,就提出果醋一定要“含汽”。
  
  “一条含汽生产线至少要投入2000万元左右。”一位行业内部人士指出,若国标要求醋饮料必须含汽,意味着将有过半的醋饮料生产企业被迫出局。
  
  与此同时,华生堂、海天则提出要以纯苹果发酵苹果醋。华生堂为此还专门新圈出100多亩土地用于“华生堂”果醋的水果生产。
  
  此外,河南的原创、北京的麦金利都试图影响标准的走向,所提的修改意见也与各自的生产工艺基本吻合。
  
  醋饮料企业各自为政,企业间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各自又希望国标接近自身标准。
  
  拉锯战背后是利益博弈
  
  在此背景下,果醋国标征求意见稿尽管已公示了8个多月,却迟迟不见最终定稿出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CBN记者表示,尽管目前有几家企业的生产标准很高,但完全参照他们的企业标准来制定果醋国标,超过1000家的果醋企业保守估计将有900家都无立足之地;而将大部分小品牌踢出市场,剩下的几个大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也不会消停。
  
  原定于今年9月正式发布果醋国标,可能因为五大企业之间尚未喊停的“拉锯战”而无法如期实施。
  
  中投顾问近日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软饮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果醋饮料拥有惊人的市场潜力。未来几年,我国果醋饮料有望维持每年数倍的高速增长。
  
  正因为如此,几家大企业才会力争生产标准向各自倾斜。其争夺的焦点,实际上是“利用制定国标的手段将竞争对手逼出局,达到独霸果醋饮料市场的目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