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入江南橘韵
树掩亭台,婺绿相间;日于水南来,倒影如画,子固文风的平正古雅衍生于此。而今,南丰人骄傲的不仅仅是奇山异水、硕儒贤哲,更让一棵棵承载着幸福与梦想的橘树挺进荒野,跃上山冈,迁入房前屋后,种进游人的心坎里
科学育苗 上阵父子兵
创新锐语:蜜橘产业链,让百姓拥有了致富的宝典。
没有进过工厂,没有读过书,黄长财只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然而,从他的口中我们却听到这样一句哲言:“成功与失败往往只是一墙之隔。”
身为长子,他很小就开始分担家庭重任,1982年刚满18岁时,就跟着叔叔学习培育橘树苗的技术,因为好学又勤奋,短短三四年时间,黄长财有了自己的苗种基地,至1987年时已培育了40万株。然而,“贵龙病”却在这年汹涌而来,“看着橘苗从头到脚都黄了,真是心痛,损失近5万元。”后经专家鉴定,橘苗所得的“黄龙病”是因为土壤缺铜、锌等微量元素引起的,惨痛的教训也使黄长财懂得科学育苗的重要性。
“育苗的需求是不确定的,有时供不应求,有时供过于求,且育苗需要三年方能成才。在这三年中,我看护它们比看护自己的孩子还认真。”但在2002年,一场急性炭疽病又一次侵袭了他的苗园,短短几天时间就死了十几万株苗,三年的苦心经营再次付之东流。挫折面前,黄长财再次选择了接受,并虚心向农业专家请教。在黄长财的影响下,他儿子对农业也产生了兴趣,并欣然报考了樟树农校,在学习之余,父子俩还经常切磋种植技术。
快要毕业的小黄已经有了继承父业的想法,而黄长财也非常支持儿子。他说:“在那么艰苦的年代,我都能挺过来,我相信他一定行。”
全省首创 有机肥护橘
创新锐语:做什么不一定成功,但如果不做,永远不会成功。
“我知道!那时,我只是一个迷路的孩子,看到月亮升起的地方,却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有诗人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迷茫时代。李雄强曾经也是如此。
早在1990年从职业高中毕业后,他就在县长红垦殖场任通讯员。两年后,心有不甘的李雄强踏上了坎坷的经商之路,开始从事个体汽车运输业,但接二连三的车祸破灭了他的运输梦。尔后,他转入酒店业,虽说年年有余,但难成大业。2000年,他又搞起了养殖业,但2003年的那场禽流感再次打碎了他的养殖梦。
2003年,因为南丰漫山橘园,他又一次看到了希望。他发现橘农用农家肥施在橘树上很容易使橘树烧根,那么,到底用什么样的农家肥才好呢?是年,正是他的而立之年,他开始大刀阔斧地办起了兰鑫有机肥厂,专供护土养橘的农家肥,事实证明李雄强的这次选择没有错。他的企业成为我省最早生产绿肥的公司。
“南丰的土地是百姓的命脉,我们不断地摄取,粗放经营,土地会板结。而且使用了化肥的蜜橘,会使橘果的品质下降。”2005年,在省土肥站的提名下,兰鑫牌化肥被誉为“中国十佳无公害环保型肥料”。而今,李雄强的企业达到了3万吨的生产规模,还远远不够全县橘树的需求量。
三个水南卖橘郎 抵得上一个诸葛亮
创新锐语:对销售的探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现代营销学圣经《营销管理》作者科特勒这样培训自己的员工。王寿泉正是这样吆喝着南丰蜜橘,吆喝着自己,更吆喝着南丰人。
早在1981年,琴城镇水南村就有一支贩卖大军,王寿泉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用简陋的蛇皮袋装着水果,在路边等车运到南昌,或是武汉,卖完了再回来,每天睡两三个小时。因为南丰的蜜橘小,有时还被人误认为是野果,几天卖不出一斤。
历经20年的走南闯北,王寿泉和村民们不仅将南丰蜜橘推销到全国各地,还推销到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并成立了南丰县红橘园销售联合体,以便有更雄厚的资金和实力去抢占广东砂糖橘的销售市场。除了蜜橘外,王寿泉和村民还销售黄花梨、荔枝、蔬菜等等,仅南丰蜜橘的销售量就占了全县的五分之一。
身为水南村的村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王寿泉感觉现在比以前更辛苦。他说,水南村的销售网络虽然很强大,但销售模式还远远落后于浙江等发达地区,“要比别人做得更好,不能落后别人。”他认为这辛苦值!
黄应国 本报记者李芳芳 陈化先 文/图
点评:创业是潜能的迸发 傅清(南丰县委书记)
中国是橘子的故乡,而南丰蜜橘甲天下、冠五洲。在这江南丰腴之地,自古就以富足而安逸著称。军峰山的三仙行宫保护着这一方水土,穿越千年沧桑的傩舞虔诚而神秘,读书岩的朗朗书声则传承着名城古邑的人文底蕴。先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们把苍翠毓秀的橘恋与丰草绿缛的天际遗留给了现代的南丰人。
今天,南丰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南丰蜜橘畅销海内外。俱往矣,南丰蜜橘被誉为橘中之王;看今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称赞“南丰蜜橘是金牌”,并且获得了国家原产地保护认定、中国名牌农产品和国家驰名商标。蜜橘是南丰的传统产业,也是南丰人的摇钱树和聚宝盆。近几年,南丰县通过创新机制、政策激励、资金扶持、引资嫁接等多种措施,把单一的草根经济做成了一个产业链,农民得到实惠,人均收入列全省县级首位。
现在,在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中,南丰县正在筹建一个创业园,在这里,小型企业经过孵化后可以做大、做强,对这山有一份感情,对这水有一份爱的草根型经济可以进一步做强做大。到那时,我相信所有的南丰人都可以理解曾巩所言“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让南丰的橘园,成为百姓手中的金山银山;让南丰的风景,成为人们向往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