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泸县力破龙眼丰产不增收难题
办龙眼节 促销售
“9月8日,首届四川泸县潮河金秋龙眼节将在潮河镇后湾村举行开幕式,期间将推出百年龙眼树命名、摄影采风、观光采摘龙眼、龙眼发展交流会等活动。”潮河镇副镇长艾斌介绍。
为确保果农增产增收,潮河镇党委、政府一方面积极引导果农拓展龙眼产业链,鼓励果农发展龙眼蜂蜜,龙眼酒,桂圆鸡等,实现立体化龙眼种植;一方面积极扮演好协调者角色,提早考虑,帮助果农联系收购点,确保销量。在龙眼成熟前,就召集四川泸州后湾龙眼果品公司、泸县潮河龙眼专业合作社、泸县州圆龙眼专业合作社开会,互通产销信息,共同商定指导价,防止客商压价或果农互相贱价。
“我们已经签定了合同,打进了上海、北京市场。”泸州州圆龙眼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自豪地说,他们预计可销售鲜果330吨,其中上海维果公司100吨,上海盛世康食品销售公司40吨,北京总参谋部3吨,组织团购100余吨。

“目前的情况看,龙眼销路渠道畅通无阻。”潮河镇镇党委书记唐榕介绍,四家企业拿到定单4000多吨,其中,后湾果品公司预计销售鲜果1420吨,干果加工900吨;潮河龙眼专业合作社预计销售鲜果1400吨。
销鲜加工并重 提升龙眼增值空间
“那些年,龙眼丰收,我们是既喜又忧,喜的是龙眼可以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忧的是家家都有龙眼卖不到好价钱。可现在不一样了,公司到村上收购,我们不仅不用挑着龙眼到镇上去买,还可以就地烘干加工。”村总支部书记施崇海告诉笔者。
“龙眼同荔枝相比较,优势在于除了鲜销还可以烘干。鲜销不得行,就烘干,干龙眼每斤在25元左右,品种好在90元以上,利润空间还大些。”泸州龙眼果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力边指导农户包装边高兴地介绍。2007年,马力投资500万元成立了泸州龙眼果品有限公司,对龙眼进行烘干加工,年加工龙眼可达1000万公斤。公司按与果农签订的收购合同进行收购、加工、分级、包装、运输和销售,新鲜龙眼销往泸州、成都、重庆等地,干货则远销北京、上海、沈阳等地。
“龙眼酒属于滋补酒,有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好。”泸州后湾龙眼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有银第一期投资200万元,修建烤酒厂房,让龙眼又有了新用途。
近年来,潮河镇党委、政府立足优势,大力拓展龙眼产业链,坚持‘一产带三产,三产促一产’。一产即龙眼发展,三产即龙眼鸡、龙眼酒、龙眼蜂蜜,向龙眼林的纵向空间要效益,形成地上有鸡(山地鸡),中间有酒(龙眼酒),空中有蜜(龙眼蜂蜜)的多层立体种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