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上海郊区小品种水果致富效应明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解放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46票  浏览8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9月06日 12:36
  本报讯 (记者 黄勇娣) 盛夏过去,市郊各种夏令水果热闹上市的场面正式宣告结束。记者昨天从上海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了解到,据最新调查摸底,市郊水果种植面积近年有所减少,原来最高时号称有40万亩,但目前已基本稳定在31.5万亩;受上海郊区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市民消费喜好的最终选择,郊区水果在品种结构上也出现了明显调整,不仅桃、梨、葡萄柑橘这“四大当家花旦”有增有减,蓝莓、火龙果、猕猴桃等原本并不适合在沪郊种植的小品种也迅速发展起来,并且致富效应明显。
  
  在“四大花旦”中,葡萄的种植面积增长最明显,几乎每年都要新增数千亩。2009年,葡萄面积为6.2万亩,前年已增加为6.5万亩,今年已达到7万亩左右。这是因为,近年市民对葡萄消费的热情高涨,价格卖得越来越好,每500克10元-40元十分常见,如果农民的种植技术过关,亩产利润基本都能有近万元。水蜜桃面积略有减少,2009年是10万亩,去年已减少为9万亩。但今年的水蜜桃收成不错,田头收购价就达到了每500克6元,效益同比增长30%以上。而农民对黄桃的种植热情也是节节攀升,前两年还只有近1万亩面积,但今年已超过2万亩了,枫泾一个镇就增加了3000多亩。这是因为,黄桃成熟的时候,正好填补了空档,水蜜桃、蟠桃、西甜瓜等均已下市,同时黄桃的品质近年明显提高,且耐储存、上市时间长,所以效益比较明显。
  
  出现减量的,则主要是柑橘品种。最高峰时,市郊柑橘的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但最新数据却是,柑橘面积已减少到了10.6万亩。本市农业专家表示,几年前外地的“柑橘生虫风波”对上海柑橘产业打击不小,而同时,上海本地产柑橘风味偏酸,虽然受外国人喜爱,但并不讨好上海市民,因此过多的面积造成了销售难;减少种植,也是产业进行适度调整的一个结果。以前,青浦的枇杷种植面积也曾达到1万亩左右,每枚枇杷甚至卖到了5元以上。但后来,由于上海“倒春寒”较多,枇杷适应性改变,产量逐年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现在整个郊区的种植只有3500亩了。
  
  一些新奇特的小品种,却迅速发展起来了。比如猕猴桃,前几年只有200多亩面积,去年已达到1000亩以上。蓝莓则更快,前年还只有几百亩面积,现在已达到2200亩以上。而今年,市郊也出现了首个火龙果的规模化生产基地,未来有可能进一步推广。这些品种原本并不适合在市郊种植,市民吃到的大多是进口产品,新鲜度不太高,但由于有关方面采用了科技的办法对土壤、温度等生长环境进行了“人为营造”,最终种植成功。这些品种都不太可能大面积种植,但由于风味独特、种植难度高、产量有限等因素,受到市民追捧,售价较高,最高亩产值甚至可达10万元左右。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市民吃到家门口种出的时令鲜果,他们近年还加大了品种梳理工作,现在整个郊区已有12个水果新品种通过认定,有望实现“更新换代”。比如水蜜桃的新品种,将拉长其上市期,而风味并不逊色。而葡萄新品种的推广,则一方面提早了上市期,另一方面人们品尝的葡萄颜色更丰富,风味特色越来越多,还带有了不同的香气等。
  
  此外,农技部门还在“安全生产”上加强管理。去年以来,本市已在瓜果生长调节剂方面展开全面调查,并进行科学引导;同时,今年还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水果的可追溯系统建设。今年是农业部确定的农业科技促进年,为此本市农技部门还在郊区展开了大范围的培训,把种植技术、安全知识、惠农政策等更好地传授给广大果农。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