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溪:申请“龙眼之乡”地理标志 壮产业利发展

俯瞰整个山头

压弯枝头的龙眼
小小龙眼壮大产业
立足于渔溪镇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优势,每年果农们不但增产还能增收,而增收并不单纯依靠鲜销,与荔枝不同,龙眼除了鲜销还可以烘干销售。
收购商家林阿彪告诉记者,干龙眼每斤在15元左右,品种好的可达5、60元以上,利润空间更大些。每年除了开展龙眼鲜销外,他与合伙人还对龙眼进行烘干加工。他们按与果农签订的收购合同进行收购、加工、分级、包装、运输和销售,新鲜龙眼销往外地或外省,干货则销往厦门、福州等地。林阿彪还表示,今后还会考虑拓展龙眼其他产业,向纵向空间发展,增加效益。
申请地理标志惠农利发展
渔溪龙眼发展于八十年代,壮大于九十年代。如今,随着果农种植经验的丰富以及积极性的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发展相关产业,扩大渔溪龙眼的知名度,促进龙眼销售,2011年11月,渔溪镇政府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龙眼之乡”国家地理标志,相关程序正在批复当中。这一重大举措对渔溪果农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申请国家地理标志成功后,农业服务部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将共同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龙眼生产技术的指导,加强对果树病虫害的测报,帮助农民选择龙眼新品种,改造旧果园,发展渔溪龙眼立体结构式产业,如龙眼鸡、龙眼酒、龙眼蜂蜜等相关产业,引导当地商家企业适应市场需要,增强市场竞争力,树立并打响地方特色品牌,从而也推动了渔溪农业经济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