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让海南省澄迈县农业全国竞风流
成立全省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2000年12月,在澄迈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县农业局组织下,澄迈县果菜运销协会成立。这是全省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此,运销协会一手连着全县5万多农户种植的16万多亩冬季瓜菜,一手连着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在全国21个省市建立销售点300多个,瓜果菜运销量占全县90%以上,保证农民的瓜果菜全部销售。被农民喻为“政府的功臣,农民的财神”。
2007年至2008年间,澄迈县果菜运销协会分别下设了澄迈绿岛果菜产运销专业合作社和澄迈福橙运销专业合作社,协会会长王美志说,运销协会还将根据各类农户不同业务需求,成立多个合作组织,对内有分工合作,对外增强农民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希望能把越来越多的农民联合起来。
这股孕育在民间的巨大力量,一路推动着澄迈农业做大做强。2002年,澄迈县果菜运销协会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3年,澄迈县荣膺“全国果菜十强县”称号,2006年,澄迈县被评为“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
目前,澄迈全县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60多家,以农民专业合作的形式,有力促进了澄迈农业产业的发展。
连办7年的“小冬交会”
澄迈县永发镇位于海榆中线上,是澄迈瓜菜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从2002年到2008年,一连7届的海南冬季优质农资展销会都在澄迈的永发镇举行。这个展销会被称做海南的“小冬交会”,以在田间地头举办,参会主体是数万名带草帽、穿拖鞋的农民为特色。成交金额从第1届的1000多万元一路攀升到第7届的7800多万元。“小冬交会”成为培训澄迈以及周边农民的超级大课堂。
10多年前,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就在澄迈设试验基地,引进来自全国各科研单位的辣椒新品种,从中挑选适应海南种植的。研究所所长肖日新说:“我们把基地放在澄迈,是因为澄迈农民愿意尝试新技术、新品种。而且澄迈有很多农业能人,种植大户,他们能够对种子在全省的销售形成影响。”
2003年左右,中科院广州分院、省科技厅、省农科院与澄迈县政府合作在金江镇山内坡村开展了澄迈县绿色农业科学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从平整土地、播种、育苗、种植、施肥、收获等每一个环节,都有技术人员到实地指导农民。现在,山内坡村的140多户,平均每户年纯收入超过3万元,仅瓜菜种植人均纯收入超过了3800元。2008年,澄迈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834元,同比增长9.2%,其中冬季瓜菜一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80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