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农致富作用明显,梅州大埔蜜柚产业发展迅猛
记者日前“走基层”来到大埔县,正赶上蜜柚进入全面采摘期。柚农们告诉记者,今年蜜柚产、销形势良好,真正实现了增产增收,今后他们将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农业管理部门和经销商则看得更远,希望大家都来共同打造“梅州蜜柚”品牌,让蜜柚产业更好地发挥助农致富作用。
在果园就被抢购销售形势良好
记者采访中看到,有的果园蜜柚早已经采摘完毕,有的果园正在采摘,在树下堆成小山的蜜柚,不断地被装上车运走。在顺兴种养股份有限公司,一辆辆货车满载着柚子不断开进加工场,称重、卸货后,公司与果农马上结算。接过大把钞票时,果农都乐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今年大埔蜜柚销售形势良好,采摘下来的柚子大都被水果经销商直接收购了。不仅梅州的经销商早早地以较高价格向果农预订,不少外省的水果经销商也直接来到果园里“抢购”蜜柚。枫朗镇和村村的村支书邓初杨家的20多亩蜜柚就被浙江来的经销商高价收购了,收入达30万元。顺兴种养股份有限公司、大埔县蜜柚集团公司等当地较大的蜜柚经销商都表示今年已接到全国各地的大量订单。顺兴公司董事长邓延寿说,该公司蜜柚出口欧盟的市场一年比一年大,但由于人民币升值,今年该公司更希望扩大内销比例。
财富效应明显产业迅速发展
茶阳、百侯、枫朗等镇是蜜柚种植较多的镇。枫朗镇和村村果农邓广茂家从2005年开始先后种了700株蜜柚树。在同仁柚果出口农民合作社的技术指导下,今年有600株树挂果,收获了6万多斤蜜柚,由合作社以每斤1.7元至1.8元的价格收购。邓广茂告诉记者,随着柚树挂果量逐年增加,他家的收入会一年比一年高。他估算,和村村426户人家,种植了3000多亩蜜柚,今年产量可达300多万斤。他笑着说,按今年的价格,村里蜜柚产值就达500多万元,户均收入已超过万元。
高陂镇三洲村果农曾昭烈2007年与人合伙种下了500多株红肉蜜柚树,今年首次挂果就收获了3000多斤,价值1.5万多元。尝到了种蜜柚的甜头,他说希望政府能帮助他贷款,再扩大种植规模。
梅州蜜柚酸甜适中、汁多爽口,且成熟期比福建的蜜柚早了近一个月,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在市场上的知名度逐年提高。据了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特别是在先种植蜜柚者的“财富效应”带动下,近年来蜜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我市继金柚、脐橙之后的又一大优质水果产业。特别是大埔县,蜜柚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每年都新增种植面积上万亩。目前,蜜柚已成为大埔县的农业支柱产业,该县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蜜柚生产县。
注重打造品牌,警惕“抢收”毁誉
不少经销商和消费者都普遍反映,今年上市的蜜柚比去年品质要好。据了解,今年大埔县蜜柚行业协会把开采期定在农历八月初一,比去年推迟了10天。但据反映,部分果农因为担心柚价不稳,竟然抢在农历七月初提早采摘。这种没有成熟的柚子味淡汁少,肉干硬,在本地市场没有人要,往往远销到外省,通过长途运输途中的贮藏使之变熟,但品质远不如在树上成熟的柚果。邓延寿告诉记者,蜜柚越来越受到欧洲消费者的喜欢,但也有客户提醒他,太早采摘会让蜜柚失去欧洲市场。
事实上,“抢收”的结果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洲村的果园主胡加全通过采摘不同时期的红肉蜜柚对比发现,生长期相差一个星期,蜜柚的水分、甜度、酸度和柚皮的厚度都会有明显不同。三洲村果农曾院委告诉记者,去年他家产了2万多斤蜜柚,担心销路不好,早早地就以每斤0.6至0.8元不等的价格卖掉了。到后期有经销商找上门来开价每斤1.2元求购,他却已没有柚子卖了,算来少赚了近万元,十分后悔。
更重要的是,这种为抢市场提早采摘的做法可能会毁了梅州蜜柚来之不易的市场美誉。大埔县农业局副局长赖国新说,蜜柚产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保品质、树品牌,特别是要警惕部分柚农“抢收”导致品质不佳的柚果流入市场现象的发生。他呼吁广大果农和经销商共同培育和爱护好梅州蜜柚的品牌,确保柚果质量。
在果园就被抢购销售形势良好
记者采访中看到,有的果园蜜柚早已经采摘完毕,有的果园正在采摘,在树下堆成小山的蜜柚,不断地被装上车运走。在顺兴种养股份有限公司,一辆辆货车满载着柚子不断开进加工场,称重、卸货后,公司与果农马上结算。接过大把钞票时,果农都乐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今年大埔蜜柚销售形势良好,采摘下来的柚子大都被水果经销商直接收购了。不仅梅州的经销商早早地以较高价格向果农预订,不少外省的水果经销商也直接来到果园里“抢购”蜜柚。枫朗镇和村村的村支书邓初杨家的20多亩蜜柚就被浙江来的经销商高价收购了,收入达30万元。顺兴种养股份有限公司、大埔县蜜柚集团公司等当地较大的蜜柚经销商都表示今年已接到全国各地的大量订单。顺兴公司董事长邓延寿说,该公司蜜柚出口欧盟的市场一年比一年大,但由于人民币升值,今年该公司更希望扩大内销比例。
财富效应明显产业迅速发展
茶阳、百侯、枫朗等镇是蜜柚种植较多的镇。枫朗镇和村村果农邓广茂家从2005年开始先后种了700株蜜柚树。在同仁柚果出口农民合作社的技术指导下,今年有600株树挂果,收获了6万多斤蜜柚,由合作社以每斤1.7元至1.8元的价格收购。邓广茂告诉记者,随着柚树挂果量逐年增加,他家的收入会一年比一年高。他估算,和村村426户人家,种植了3000多亩蜜柚,今年产量可达300多万斤。他笑着说,按今年的价格,村里蜜柚产值就达500多万元,户均收入已超过万元。
高陂镇三洲村果农曾昭烈2007年与人合伙种下了500多株红肉蜜柚树,今年首次挂果就收获了3000多斤,价值1.5万多元。尝到了种蜜柚的甜头,他说希望政府能帮助他贷款,再扩大种植规模。
梅州蜜柚酸甜适中、汁多爽口,且成熟期比福建的蜜柚早了近一个月,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在市场上的知名度逐年提高。据了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特别是在先种植蜜柚者的“财富效应”带动下,近年来蜜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我市继金柚、脐橙之后的又一大优质水果产业。特别是大埔县,蜜柚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每年都新增种植面积上万亩。目前,蜜柚已成为大埔县的农业支柱产业,该县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蜜柚生产县。
注重打造品牌,警惕“抢收”毁誉
不少经销商和消费者都普遍反映,今年上市的蜜柚比去年品质要好。据了解,今年大埔县蜜柚行业协会把开采期定在农历八月初一,比去年推迟了10天。但据反映,部分果农因为担心柚价不稳,竟然抢在农历七月初提早采摘。这种没有成熟的柚子味淡汁少,肉干硬,在本地市场没有人要,往往远销到外省,通过长途运输途中的贮藏使之变熟,但品质远不如在树上成熟的柚果。邓延寿告诉记者,蜜柚越来越受到欧洲消费者的喜欢,但也有客户提醒他,太早采摘会让蜜柚失去欧洲市场。
事实上,“抢收”的结果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洲村的果园主胡加全通过采摘不同时期的红肉蜜柚对比发现,生长期相差一个星期,蜜柚的水分、甜度、酸度和柚皮的厚度都会有明显不同。三洲村果农曾院委告诉记者,去年他家产了2万多斤蜜柚,担心销路不好,早早地就以每斤0.6至0.8元不等的价格卖掉了。到后期有经销商找上门来开价每斤1.2元求购,他却已没有柚子卖了,算来少赚了近万元,十分后悔。
更重要的是,这种为抢市场提早采摘的做法可能会毁了梅州蜜柚来之不易的市场美誉。大埔县农业局副局长赖国新说,蜜柚产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保品质、树品牌,特别是要警惕部分柚农“抢收”导致品质不佳的柚果流入市场现象的发生。他呼吁广大果农和经销商共同培育和爱护好梅州蜜柚的品牌,确保柚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