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黄岛8.2万亩蓝莓年产值8亿 有的卖到280元/斤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8票  浏览31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5月12日 15:11


  
  为什么价格贵?
  
  为什么蓝莓有的上百元一斤,有的却只有几十元钱。对于这一点,周秀通介绍,市场上的蓝莓价格根据品质和市场行情来决定的,根据品质的不同分出等级,优质的蓝莓价格肯定更高。他透露,市场上也有部分来自南方的蓝莓,3斤能便宜10元钱,对本地蓝莓的价格有一定冲击,可是在口感上不如本地的蓝莓。
  
  看着刚刚上市的蓝莓,马清密说,从目前来看,每斤蓝莓果平均价格在80元,特级蓝莓果大约120元,一些商贩并不见得拿到优质蓝莓,等级不同的蓝莓价格肯定不同。他说,与去年的蓝莓价格相对比,目前还下降了三分之一,等到六月份集中上市,供应量较大,加上气温较高难保鲜,蓝莓的价格还有可能下跌。
  
  果农说,种植蓝莓的成本较高,这才造就了蓝莓的高价。果农介绍,一亩地大约270到280棵苗木,一棵小苗在10元钱左右,需要等到三年才开始结果。黄岛区的青岛宝石马蓝莓专业合作社的孟广荣告诉记者,他自己种着50亩蓝莓,当时买的大苗价格在40元一棵,一亩地种植225棵,再加上一年给蓝莓锄草9次左右,人工费用、水电等配套投入,他核算了一下,三年投入了120万元。每一颗蓝莓果的背后都是投入,加上本身的营养价值较高,价格也会比普通水果贵。
  
  主要销售到哪里?
  
  蓝莓鲜果的市场主要在哪里?宋德江说还是青岛本地市场为主,也有部分来自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客户,但是数量并不多,而且都是一些老客户。在宝康蓝莓园的付宏存的眼中,这似乎是蓝莓墙内开花墙内香的怪圈,他说,蓝莓的品牌还需要走得更远一些。
  
  进入六月份,蓝莓园的采摘活动火爆,宋德江说,这也是内销的手段,在采摘活动中,不少种植园尝到了甜头。随着采摘活动的火爆,也带了相应的游客效益,以青岛蓝玫瑰果实有限公司为例子,位于金沟村的这家公司,从2001年10月建立蓝莓种植基地,总的种植面积有1000余亩,年产量约2000吨,而他们的蓝莓种植观光园在2010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供游人游玩采摘,已成功举办四届有机蓝莓采摘节,接待各地游客30000余人,农户的收益是实实在在的。
  
  宋德江和马清密都考虑过外销,可对于他们的合作社来说,运输成本是一件挠头的事。

  2
  
  记者解析:
  
  未来蓝莓产业怎么发展?

  
  马清密经营12个标准棚和20亩露天蓝莓,土地多是从村民手里租来,因土地的流转,才有了如今的规模。位于黄岛区宝山镇的青岛宝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如此,现有的3000余亩有机蓝莓生产基地,土地基本也是租来的,根据土地的情况不同,租金从每年每亩地的650元到800元不等。有数据显示,黄岛区围绕蓝莓等特色农业,通过承租、抵押、入股、置换等形式,流转农村土地9.17万亩,使得特色农业形成规模。
  
  配套设施、技术有短板
  
  在村民的眼里,蓝莓是镇上的宝贝。从四月底开始,大棚的蓝莓鲜果上市,宝山镇的工作人员开始忙活。以宝山镇的情况为例,宝山镇辖区总面积117.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7万亩,而有机蓝莓生产基地有1.6万亩。目前,全镇有蓝玫瑰、宝林、宝康、生态农业等14家专业农业公司入驻,专业蓝莓种植合作社10家,拥有蓝莓品牌16个。靠着蓝莓的产业,吸引带动农户210户,户均增收4万多元。
  
  如今,不少村民家都变了模样,生活也变得富裕起来。有2013年的数据显示,黄岛区的蓝莓面积达8.2万亩,涉及了16个镇(街道)113个村,可采摘的面积4万亩,年产鲜果6000吨,2013年的产值是8亿元,带动农民年增收5.2亿元。而在2014年的规划中,种植面积还将扩大到10万亩,就这样,在黄岛区的农田里,种出了蓝莓果的“金豆豆”。
  
  在种植蓝莓的过程中,一些农户也发愁,看到了其中的短板。黄岛区农发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蓝莓还是面对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配套的设施薄弱,这一点马清密深有体会,尤其是灌溉的问题,就需要大量的投入,他准备在蓝莓园多打几口机井,保证蓝莓生长期间的水量供应。在种植的技术上,短板也还需要改善,专业的技术人才制约着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蓝莓种植的产业化水平也有待提高。
  
  农发局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他们也着手打造精品的示范园区,能力建设产业化的基地,甚至推动做好蓝莓果的经济功能开发,提高蓝莓的农业附加值,深加工是必走的道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