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昌邑近200亩葡萄颗粒无收 果农欲哭无泪
16日上午,19户面临绝产的种植户聚集在一起,大家满脸的愁容,抽着闷烟,心里有苦难言。其中一位种植户马福顺的3.5亩葡萄已经绝产,直接经济损失近10万元。他告诉记者,他所有的钱都投进去了,肥料钱、膜钱还欠着账,本想葡萄上市能接着还上,但是血本无归的结局让他不知所措,棚里也暂时荒置。
刘乃波今年是第四年种植葡萄,3亩葡萄颗粒无收,损失近9万元。“从农历正月里就开始忙活,覆膜、施肥、浇水、整枝等工序全需要人工操作。”刘乃波说,每天凌晨4时就要去棚里,一直忙活到晚上7时才回家,越是刮风下雨,越要往棚里赶,夏天还要顶着近40℃的高温在棚里工作,辛苦一年就是盼着葡萄丰收,如今成了泡影。
刘新会的4亩葡萄也绝产,直接经济损失近10万元。面对无法挽救的结局,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更无心干活。
原因与所使用的药肥有关,微肥用量超标
这么多户都出了问题,还不是管理的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葡萄突然绝产呢?种植户们开始怀疑,问题是不是出在药肥上?据果农介绍,他们都使用了“山东省得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药肥。
记者了解到,4月中旬,葡萄开花之前,果农们从位于该村西南角的“得峰1+1”供货商刘天红处购买的药肥,种植户按照供货商提供的剂量和方法使用。5月初第一次膨果期,种植户发现葡萄穗粒严重脱落,穗粒少,而且果粒坚硬发育不良。当时果农们向供货商反映了情况,厂方先后两次给出“解药”,但是没起到缓解作用,反而加重了“病情”。
刘天红表示,他代理山东省得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品牌已经5年,之前没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作为本村的种植户,他也是受害者。他多次跟厂方交涉,但至今无果。“我每天睡不着觉,感觉要被压垮了。”对于农药问题,刘天红不愿多谈。
6月7日,昌邑市农业局接到果农的反映后立即组织潍坊市农业局、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潍坊职业学院的有关专家,对部分受害葡萄种植户的大棚葡萄进行了鉴定。调查结果表明,所鉴定的葡萄出现异常现象与所使用的药肥有关,微量元素水溶肥料S-P-6、得峰D06、微量元素水溶肥料-高锰均未取得肥料登记证,津河链霉素未取得农药登记证号,且微肥用量超过正常用量的2-3倍,从而引起对葡萄的严重危害,所调查种植户大棚葡萄叶片基本正常,果粒少、坚硬,异常穗率100%,基本无商品性。也就是说,受害果农今年的葡萄都无法上市,将面临血本无归的境地。
种植户刘乃成
损失的最为严重
儿子学费成问题
51岁的刘乃成一直坐在角落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着闷烟,眼睛里充满血丝。他种葡萄已经7年,是损失最严重的果农,直接经济损失达18万元。去年第一批葡萄上市20元/斤都不愁卖,今年价格也不便宜,可满心的欢喜如今成了无尽的苦水。
7.5亩葡萄是刘乃成一家四口的唯一经济来源。他现在最担心的不是怎么收回本来,而是儿子的学费问题。16岁的儿子即将上高中,各种费用加起来近1万元。老刘本来盘算着等葡萄上市了,费用就没问题了,谁知却遇上这事。想到这些,老刘禁不住掉下眼泪。“像我们这样的老农民,就是靠种地过活,这不是要人命吗?”老刘气愤地说。
老刘说,种葡萄不容易,建大棚、种小苗,3年才能见果。每年光承包费一亩地就得1100元,再加上人工费、农药肥料费、覆膜费等,一亩地的成本就在6000元左右,他家7.5亩地光成本就得4万多元。“今年,我浇了8遍水,每棵葡萄树都精心护理,起早贪黑地干,换来的却是两手空。”老刘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