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李明军:一个水果收购商的苹果腾挪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北京水果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48票  浏览47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9月25日 08:27
   长期以来,李明军的右手习惯做三件事:收苹果、打电话、数钞票。2009年深秋,又逢苹果腾挪时,李的右手在既定的轨道中翻转。
  

收购归来

      李明军,39岁,沂源西里人。同当地数以万计的水果收购商一样,初中文化的他有着8年的水果收购经历。利益的诱惑从来就不缺少关注的目光。8年如一日,从田间到冷库、从烟台到沂源,从北方到南方……每一次苹果的腾挪,必定引来李明军们的每一场角逐。

      11月6日傍晚,沂水河畔,炊烟袅袅。董方玲在灶台前的忙碌突然被**打断。“15分钟后到家。”电话里,丈夫李明军的声音短促而兴奋。

      15分钟后,在妻子的眺望中,伴随着卡车的轰鸣声在村口响起,在外飘泊了一月有余的李明军终于回到家中。当丈夫风尘仆仆地从车上跳下来的那一刻,董方玲眼中掠过一丝怜惜,“走时穿短袖,回来都是羽绒服了。”董告诉本报。

      简单地吃完饭,背着双手站在自家冷库外的李明军,神情自豪而兴奋,面前8辆载重量达15吨的卡车上,装满了从烟台栖霞运来的苹果,那是他此时骄傲的资本。“必须连夜卸货。”一支烟抽完,李当即决定。随后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在10多名村民的帮助下,100多吨苹果全部转移到库内。

      每一次的装卸、腾挪都会给他带来一阵兴奋,“租车10000元,吃住3000元……”李明军的手指在计算器上不断翻飞的同时,一本清晰的收购账轻易算出。“如果不出意外,稳赚。”这是他的答案。

异地收购

      在沂源水果商队伍中,李明军算先行者。从最初的收葡萄到后来的收桃子再到收苹果,一路走来,8年转瞬而过。“做水果生意,就是一场场赌博。”他总结道。

      赌博,自然有赔有赚,以2008年的秋天为例,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果农与果商博弈的均衡价位是1.3元-1.4元/斤,交易条件依照惯例“统货”(即:不分等级),李说,加上每斤0.45元包装、储存等费用,每斤成本为1.8元/斤左右。对于这个较往年低了近30%的价格,李明军跟合伙人一举收购了20万斤。但到2009年发货时,苹果市场价格一落再落,平均价格曾一度跌至1.2元/斤左右。在业内“存一斤赔一块”的舆论逼迫下,2009年3月下旬,没有顶住压力的李明军最终以1.6元/斤的价格全部出货,这样的价格自然交上了几万元的“学费”。不过,今年10月,他还是准时出现在“挂满枝头”的果园里。

      “菜鸟级的水果商才做本地的生意。”这是李明军的说法。像当地许多的水果商一样,每年苹果成熟的季节,李明军们都打点好行装,奔赴他乡。2009年依旧如此。

      “8年的水果收购中,我有6年是去烟台。”说完,李伸了伸指头。而长达6年的异地收购经历也让他的足迹遍布烟台各地。从淄博到烟台,从沂源到栖霞,200多公里的路程,也填充着沂源水果商的汗和累、苦与乐,2009年10月,又逢苹果成熟时,沂源许许多多的“李明军”又一次开始自己的收购之旅,而伴随着收购步伐的加快,沂源大大小小的冷库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水果塞满。

调整出货

      此外,一场从田间到冷库的苹果腾挪也在进行。在那里,被李喻为“菜鸟”的水果商也将本地的苹果扫卸一空,“等级低的1.7—1.8元/斤,高的2.0元/斤。”同为水果商的张强告诉本报。苹果“小年”减产的背景下,这样的价格整体比去年高出20%,在乐观心理促使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枝丫上那数以万计的苹果还是相继进入冷库内。以西里镇薄板台村的振华冷库为例,储存量高达1500吨的冷库内,放着附近7个村子上千吨的苹果。

      收购仅仅是腾挪术的一个方面。冷库是沂源水果商们调节苹果上市时间,实现苹果从北方腾挪至南方的制胜法宝。统计显示,目前沂源县规划发展贮藏保鲜库(即冷库)4000多处,水果年储存保鲜能力达到4.2亿公斤。李明军家的冷库就是其中的一个。

      11月6日,本报在李家冷库中看到,从各地集散来的苹果整齐有序地填充着冷库空间。“储存是为了更好地销售。”李明军说,一旦到了出货期,这里的苹果便前赴后继地奔向国内各大市场,周年不断。

      这一点在李家冷库的墙壁上得到印证,一张名为《果品出货表》的纸张上,在“出货时间”一栏写着:春节、清明、五一……

      “这样的出货都是为了避开上市高峰期。”李说。今年李明军就打算12月初开始出货。对此,他给出的理由是,目前,“地上果”(指:果农自己存放的苹果)几乎没有,而去年的此时,并非是这样,“一旦到了传统出货期,大家一起出货,赚不到钱……”话没说完,李明军的电话响起,那是南方客商的来电,你来我往的讨价声中,又一场腾挪大幕即将开启……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