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枸杞服务团为茨农大摆科技宴
近日,在中宁、红寺堡等地的枸杞园中,经常活跃着一支科技服务团队,他们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为农民送去急需的科技知识。这种服务团专家下基层,农民“点餐”,专家“配菜”的科技服务“农门宴”,不仅形式多样,而且营养丰富。宁夏枸杞种植与深加工服务团是由我区枸杞研究方面的资深专家和学者组成的科技服务组织,面向全区大型骨干企业及相关基层单位,尤其贫困乡村的基层技术员和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种植大户,以学术讲座、现场技术指导、项目论证、决策咨询、人才培养等形式进行科技服务。服务团采用“订单”式培训模式,专家根据各地枸杞产业发展的需要,本着农民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宗旨,确立培训内容计划。与此同时,将项目实施与科技服务紧密结合,通过项目带动,保持与宁夏红集团等诸多企业以及民间组织的紧密合作,扩大科技服务辐射面。服务团还借鉴传播的多元化手段,枸杞培训服务向全国各枸杞栽培区拓展。
记者从服务团团长曹有龙博士处获悉,宁夏枸杞种植与深加工服务团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足迹遍布全区各市县基层,先后争取国家级项目4项;在全区17个乡镇和村举办培训班22期,深入枸杞园调研及技术服务14次,培训枸杞种植户2900多人次,发放枸杞规范化种植培训教材3000余册;为我区四所枸杞加工企业提供项目论证及决策咨询,重点扶持贫困地区企业发展。在服务团的指导、帮助下,如今农民种植枸杞亩收入由传统栽培时期的1500元提高到了8000元。(记者 张瑛 洪琦)
记者从服务团团长曹有龙博士处获悉,宁夏枸杞种植与深加工服务团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足迹遍布全区各市县基层,先后争取国家级项目4项;在全区17个乡镇和村举办培训班22期,深入枸杞园调研及技术服务14次,培训枸杞种植户2900多人次,发放枸杞规范化种植培训教材3000余册;为我区四所枸杞加工企业提供项目论证及决策咨询,重点扶持贫困地区企业发展。在服务团的指导、帮助下,如今农民种植枸杞亩收入由传统栽培时期的1500元提高到了8000元。(记者 张瑛 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