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里春意闹 土特产销得俏餐 饮店挤破门
记者走进桃花源景区,只见人流在青山里蜿蜒,笑脸在花影间绽放。记者深切感受到了首届中国常德桃花源旅游节带来的喜悦和喧嚣。据初步统计,3月份以来,景区共接待游客21万多人次,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
忙不赢的擂茶馆
在秦人古洞的出口处,秦红玲和丈夫经营着“豁然擂茶馆”,在此一呆就是10年。令秦红玲夫妇始料不及的是,今年的游客来得特别多,他们的生意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好。秦红玲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这些天,她家茶馆的消费天天都在20桌以上,一天有几千元的进账。
中午,记者看到她家的十几张桌子都坐满了游客。一位来自郴州的名叫曾辉的游客兴奋地对记者说:“桃花源景色好看,擂茶好喝,这是一个让人回味的地方,今后我们肯定还会再来!”
销得俏的土特产
看中了首届中国常德桃花源旅游节带来的人气,3月12日,精明的“燕老三”民间腊味食品厂总经理燕丙元,早早地就将产品运到了景区销售,打出“燕老三民间腊味”的招牌。燕丙元得意地告诉记者,门店一天的销售额有1万多元。令他得意的远不止这点,他的产品原来只在常德市范围销售,而现在,五湖四海的游客都来买他的产品,实际上给他做了免费广告。前几天,上海、浙江等地的客户就给厂子来了订单。
“燕老三”的得意绝非独有。记者在景区特产一条街看到,桃源县的义哥牛肉、野茶王等品牌特产,门店前客人都不少,陬市桂花糖一天卖出了好几百包。
挤破门的餐饮店
杨家瑞的“桃源人家酒楼”建于2000年,与桃花源景区仅一水之隔,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今年3月以来,络绎不绝的游客让他们一家真正感到力不从心。老杨说,今天是接待客人最多的一天,营业额突破了5000元。由于实在忙不过来,这天只好退了2个旅游团队。
在桃花源景区,像杨家瑞一样开办的农家特色酒楼超过了20家,家家生意火爆。据悉,上周六,一拨一拨的客人排起长队等饭吃,成了一道风景。桃花源镇党委书记余勋伟告诉记者,在桃花源镇,受益的群体远不止这些生意人。进山抬轿的,参与改扩建工程的,摆地摊卖野菜土特产的,镇里有好几百人在这里临时或长期就业,村民多了一笔可观的收入。看来,借助首届中国常德桃花源旅游节带来的人气,桃花源里将会演出更多好戏。
忙不赢的擂茶馆
在秦人古洞的出口处,秦红玲和丈夫经营着“豁然擂茶馆”,在此一呆就是10年。令秦红玲夫妇始料不及的是,今年的游客来得特别多,他们的生意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好。秦红玲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这些天,她家茶馆的消费天天都在20桌以上,一天有几千元的进账。
中午,记者看到她家的十几张桌子都坐满了游客。一位来自郴州的名叫曾辉的游客兴奋地对记者说:“桃花源景色好看,擂茶好喝,这是一个让人回味的地方,今后我们肯定还会再来!”
销得俏的土特产
看中了首届中国常德桃花源旅游节带来的人气,3月12日,精明的“燕老三”民间腊味食品厂总经理燕丙元,早早地就将产品运到了景区销售,打出“燕老三民间腊味”的招牌。燕丙元得意地告诉记者,门店一天的销售额有1万多元。令他得意的远不止这点,他的产品原来只在常德市范围销售,而现在,五湖四海的游客都来买他的产品,实际上给他做了免费广告。前几天,上海、浙江等地的客户就给厂子来了订单。
“燕老三”的得意绝非独有。记者在景区特产一条街看到,桃源县的义哥牛肉、野茶王等品牌特产,门店前客人都不少,陬市桂花糖一天卖出了好几百包。
挤破门的餐饮店
杨家瑞的“桃源人家酒楼”建于2000年,与桃花源景区仅一水之隔,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今年3月以来,络绎不绝的游客让他们一家真正感到力不从心。老杨说,今天是接待客人最多的一天,营业额突破了5000元。由于实在忙不过来,这天只好退了2个旅游团队。
在桃花源景区,像杨家瑞一样开办的农家特色酒楼超过了20家,家家生意火爆。据悉,上周六,一拨一拨的客人排起长队等饭吃,成了一道风景。桃花源镇党委书记余勋伟告诉记者,在桃花源镇,受益的群体远不止这些生意人。进山抬轿的,参与改扩建工程的,摆地摊卖野菜土特产的,镇里有好几百人在这里临时或长期就业,村民多了一笔可观的收入。看来,借助首届中国常德桃花源旅游节带来的人气,桃花源里将会演出更多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