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什么”风光不再变“烫手山芋”
□晚报记者 张钰芸 报道
去年十月席卷而来的“苹什么”让零售价6元一斤的普通苹果、10元一斤的优质苹果成为常态。随着时间推移,积压在冷库中的苹果也从过去的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
记者日前从主产地山东烟台获悉,为了尽快出货,当地苹果出库价一路下滑,跌得果贩子“心惊肉跳”。“苹什么”逐渐成为明日黄花。
两三箱苹果要卖上几天
“今年的苹果卖得不好。”在山华水果批发市场,一名苹果经销商直言,价格太高让老百姓不愿吃苹果了。尽管如此,上海市场上的苹果零售价自去年10月起基本未回落。
记者昨天在市场内看到,尽管来自山东、陕西、新疆等地的苹果仍在市场中央占据了一大块的面积,但相比西甜瓜等时令水果的热销,这里明显有些冷清。一名经销商说,前两个月,天气冷、市场上水果少,一天还能卖掉十几、二十箱的苹果,如今南方水果上市后,苹果更加少人问津了。“气温上升后,甜瓜、西瓜、枇杷、油桃纷纷上市了,相比之下,苹果更难卖了。”目前市场上山东红富士的批发价约为3.5元/斤,比一二月份时便宜了三五角。
在零售市场上,尽管苹果不受“待见”,但其身价依旧未降。记者在山东中路上的多个水果摊上看到,几乎所有的摊主都把苹果收在靠里的位置,油桃、圣女果、草莓、西瓜则被摆在醒目处。“从年初开始,我们进两三箱的苹果要卖上好多天,现在水果品种多了,自然要重点卖销路好的品种。”
尽管被打发到了“冷宫”,苹果零售价格却依旧坚挺,按照品质不同,普通苹果的售价维持在每斤五六元。根据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公布的行情数据,苹果批发价同比仍在高位,平均价为7元/公斤,最高价则达到了10.6元/公斤。
冷库苹果同比多了两三成
“去年以来的高价,让市民没有购买苹果的欲望,销售速度慢、数量少,产地自然会积压下不少苹果。”果品专家侯余欣透露,“按照往年的行情,目前山东的苹果一般只剩下50%的库存,但今年由于价格高、卖得慢,至今还有近70%的库存苹果,比往年要多出两三成。”
来自烟台的经销商老余经营苹果已经有20年,但去年高价苹果遭到各地经销商疯抢的情形还是第一次看到,当时他因为资金周转问题,采购量还少于往年,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一阵庆幸。“按照苹果的保存期限,冷库里的苹果要在5月底全部销售完毕,但目前烟台只卖出去了近2/3。现在天气这么热,一旦苹果出库卖得不好,就要发黄发黑,更加难卖。”此外,气调库里的苹果目前尚未开卖,要等到7月1日大批量上市,但此时面对缤纷的夏季水果,高价苹果的销路堪忧。
“因为担心高价苹果难卖,所以我在春节前开始出货,4月20日就全部卖光了。”但在烟台、栖霞等主产地,如老余这样“不敢留货”的经销商并不多,更多把苹果存进冷库博高价的经销商发现,囤了半年的苹果已经成为了“烫手山芋”,只能削价出售了。
求出货经销商无奈降价
“从4月开始,产地的价格就不断往下掉,跌得我们心惊肉跳。”老余告诉记者,如今库存苹果带来的不是财富,而是“大麻烦”。为了尽快甩掉包袱,当地出库价已经比收购价低了三五角。
“去年苹果的收购价大多在每斤2.8元—3.5元,后来为了抢货,也有人出更高的价格。现在这些苹果的出库价格都跌了0.3元/斤—0.5元/斤。”这意味着,在囤积了半年多之后,果贩子不但亏去了冷库储藏费用,就连收购价的底线也突破了。
老余说,上个月他从烟台将收购价为每斤2.6元—2.9元的苹果运来上海批发市场出售,加上收购价、库存成本、贷款利息、运输包装费和人工费,批发价变成每斤3.6元,差不多就是保本价了。“过去一个工人一天只要20元到25元,现在不但涨到了40元还要包一顿饭。”
侯余欣估计,去年以3.5元/斤的价格收购苹果的经销商今年基本获利无望,“这批苹果的储存极限是八九月份,到时候今年的新苹果就要上市了,如果现在果贩子还不抓紧出货,届时损失肯定更严重。”
去年十月席卷而来的“苹什么”让零售价6元一斤的普通苹果、10元一斤的优质苹果成为常态。随着时间推移,积压在冷库中的苹果也从过去的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
记者日前从主产地山东烟台获悉,为了尽快出货,当地苹果出库价一路下滑,跌得果贩子“心惊肉跳”。“苹什么”逐渐成为明日黄花。
两三箱苹果要卖上几天
“今年的苹果卖得不好。”在山华水果批发市场,一名苹果经销商直言,价格太高让老百姓不愿吃苹果了。尽管如此,上海市场上的苹果零售价自去年10月起基本未回落。
记者昨天在市场内看到,尽管来自山东、陕西、新疆等地的苹果仍在市场中央占据了一大块的面积,但相比西甜瓜等时令水果的热销,这里明显有些冷清。一名经销商说,前两个月,天气冷、市场上水果少,一天还能卖掉十几、二十箱的苹果,如今南方水果上市后,苹果更加少人问津了。“气温上升后,甜瓜、西瓜、枇杷、油桃纷纷上市了,相比之下,苹果更难卖了。”目前市场上山东红富士的批发价约为3.5元/斤,比一二月份时便宜了三五角。
在零售市场上,尽管苹果不受“待见”,但其身价依旧未降。记者在山东中路上的多个水果摊上看到,几乎所有的摊主都把苹果收在靠里的位置,油桃、圣女果、草莓、西瓜则被摆在醒目处。“从年初开始,我们进两三箱的苹果要卖上好多天,现在水果品种多了,自然要重点卖销路好的品种。”
尽管被打发到了“冷宫”,苹果零售价格却依旧坚挺,按照品质不同,普通苹果的售价维持在每斤五六元。根据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公布的行情数据,苹果批发价同比仍在高位,平均价为7元/公斤,最高价则达到了10.6元/公斤。
冷库苹果同比多了两三成
“去年以来的高价,让市民没有购买苹果的欲望,销售速度慢、数量少,产地自然会积压下不少苹果。”果品专家侯余欣透露,“按照往年的行情,目前山东的苹果一般只剩下50%的库存,但今年由于价格高、卖得慢,至今还有近70%的库存苹果,比往年要多出两三成。”
来自烟台的经销商老余经营苹果已经有20年,但去年高价苹果遭到各地经销商疯抢的情形还是第一次看到,当时他因为资金周转问题,采购量还少于往年,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一阵庆幸。“按照苹果的保存期限,冷库里的苹果要在5月底全部销售完毕,但目前烟台只卖出去了近2/3。现在天气这么热,一旦苹果出库卖得不好,就要发黄发黑,更加难卖。”此外,气调库里的苹果目前尚未开卖,要等到7月1日大批量上市,但此时面对缤纷的夏季水果,高价苹果的销路堪忧。
“因为担心高价苹果难卖,所以我在春节前开始出货,4月20日就全部卖光了。”但在烟台、栖霞等主产地,如老余这样“不敢留货”的经销商并不多,更多把苹果存进冷库博高价的经销商发现,囤了半年的苹果已经成为了“烫手山芋”,只能削价出售了。
求出货经销商无奈降价
“从4月开始,产地的价格就不断往下掉,跌得我们心惊肉跳。”老余告诉记者,如今库存苹果带来的不是财富,而是“大麻烦”。为了尽快甩掉包袱,当地出库价已经比收购价低了三五角。
“去年苹果的收购价大多在每斤2.8元—3.5元,后来为了抢货,也有人出更高的价格。现在这些苹果的出库价格都跌了0.3元/斤—0.5元/斤。”这意味着,在囤积了半年多之后,果贩子不但亏去了冷库储藏费用,就连收购价的底线也突破了。
老余说,上个月他从烟台将收购价为每斤2.6元—2.9元的苹果运来上海批发市场出售,加上收购价、库存成本、贷款利息、运输包装费和人工费,批发价变成每斤3.6元,差不多就是保本价了。“过去一个工人一天只要20元到25元,现在不但涨到了40元还要包一顿饭。”
侯余欣估计,去年以3.5元/斤的价格收购苹果的经销商今年基本获利无望,“这批苹果的储存极限是八九月份,到时候今年的新苹果就要上市了,如果现在果贩子还不抓紧出货,届时损失肯定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