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兰州水磨沟桃子成八里镇支柱产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甘肃网-鑫报   发布者:olaiya
热度135票  浏览42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8月31日 13:06


  
  在花寨子村村民崔元文的桃园里,几十棵沙红、白凤桃树已经歇枝,崔元文与哥哥正在锄桃园里的杂草。他告诉记者,花寨子的桃园基本都为上世纪80年代所栽植,品种已经更换了多次。自己在东山、西山共有两个规模相当的桃园,由于5年前更换的新品种桃树正逢青年期,今年的收成较去年好很多。“去年,我家的两个园子才卖了三四千块钱,今年好些,已经卖了六七千块钱了。”崔元文乐滋滋地说。问及销售市场,他告诉记者,除了自己在兰州市场销售外,也有一些大的商户在地头收购,还有一些种植规模较大的村民,也会把来不及卖的桃子摘下来放到保鲜库里,慢慢销售。而自己在兰州也是只去下沟和五泉两个固定的市场。“我们的桃子主要卖老顾客,只要吃过的人都会找着买,为了保证销售速度,我们一般都在固定的市场卖。”崔元文说。问及为何自产的桃子口感会与众不同,受访的几位村民均笑称,我们的桃树喝的都是地下矿泉水。
  
  八里镇党工委书记陈耀龙告诉记者,水磨沟的桃子主要集中在八里镇花寨子村与二十里铺村。而这两地的桃园都种在山坡上,太阳光照充足,再加上海拔在1800米左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桃子糖分积累。另外,在几十年的果园栽植中,已经形成了肥沃的土质;在浇灌方面,每年除了固定灌溉黄河水外,日常均以地下水来浇灌;在气温方面,由于气温普遍偏低于市区,病虫害少,加之桃树的栽植者大都有很成熟的种植经验,水磨沟的桃子便与其他地方的桃子在品质和口感上有了很大的区别。“可以说,我们的桃子是绿色的,是环保的。”陈耀龙说。
  
  “水磨蜜桃”已成八里镇农业支柱
  
  如果要追溯水磨沟桃园的话,还得从果园说起。曾经,八里镇不仅有核桃、花椒、苹果、梨等各类果木,但主要以梨为主。即使是现在,行走于街边、田间、桃园里依然可见一两棵各类梨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这些果木品种的退化,大片的梨园、果园开始改造,人们便以桃树代之。尤其在近几年的品种更新中,八里镇找到了更适合自己栽植的白凤、沙红、莱山蜜、花玉等口感好、储藏期较长的桃子品种,培育出了龙头企业和种植合作社。目前,该镇桃园面积已经达到了5000亩,并于今年初成功注册了“水磨蜜桃”商标,使水磨沟桃子的知名度迅速提升。
  
  虽然八里镇的桃园面积在进一步扩大,但由于基础设施不到位、缺少宣传,使得水磨桃园“深藏闺中”。近几年,该镇在推动桃子产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组织桃花会、采摘节等节会,陆续投资300多万元改造了六七公里的渠系及纵贯中心的4米宽的通往桃园的路,为提升桃子的知名度创造了条件。同时,该镇还围绕桃园做观光旅游项目,在桃园空置的地方建起了8家农家乐,使桃园的综合效益更大化。
  
  当日上午,虽然刚过10时,记者来到花寨子村以桃园为依托的“世外桃园”农家乐时,已经有客人开始在这里喝茶聊天,不时还有开着车的客人陆续前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年男子告诉记者,自去年开始,通过朋友的介绍,他们了解了八里镇以桃园为依托的农家乐,并时常在空闲之余前往休闲。“这里风光多好,我们也早与这里的老板成了好朋友了。”该男子笑着说。可见城市人对纯朴的乡村风情的向往。
  
  “目前,桃产业已经成了我镇农业支柱产业。尤其在注册‘水磨蜜桃’商标后,使我们的桃子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桃园面积不缩减,下一步,我们将对坪上的3000亩桃园进行统一规划,利用闲置土地再建一批上档次的农家乐,并完善配套设施。建成以桃的种植与销售、观光与旅游、农家乐风情体验为一体的桃园。”陈耀龙为水磨沟的桃业做着长远的谋划。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