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稳定甘蔗种植
继2008年冻灾后,广西白糖于2008/2009榨季出现大规模减产,幅度预计在19%—22%,如此计算产量应在720万—760万吨之间。虽然已经发生实质性减产,但广西甘蔗种植面积难以出现较大减少。
广西甘蔗种植产业化非常成熟,经过多年的摸索,广西已探索出一条优势独具的从甘蔗种植到白糖生产的产业链条。
首先,甘蔗种植采取“片区化管理”。以糖厂为核心划分出隶属于该糖厂的蔗区,蔗区中农民种植的甘蔗统一由该糖厂组织收割并生产。这种方式杜绝了早年某些糖厂因没有甘蔗或者缺少甘蔗而去其他蔗区抢蔗的事件,保证了良好的生产秩序。
其次,广西甘蔗收购是政府指导价。3700—3800元的糖价对应260元的甘蔗收购价,如果糖价低于上述价格,甘蔗也按照260元的价格收购,如果糖价超过3800元,则还有二次结算,使糖价上涨的利益也能为农民分享。
第三,农民种植甘蔗需要到糖厂备案。这一来便于田间管理与估产(如糖厂在各乡、村都雇佣专管员,负责甘蔗种植的管理与估产),二来也便于糖厂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提高甘蔗单产。
第四,农民种植甘蔗可以得到糖厂的帮助。主要是糖厂垫付部分或全部化肥、农药、地膜、机耕甚至种子的费用,等到甘蔗成熟,砍收运入糖厂生产时,糖厂再将这些费用从甘蔗收购款中扣除。这部分垫付款基本上都是低息或者免息的。这样的模式还可以使农民在遇到产量过剩,企业停止收购时免受巨大损失。
第五,在甘蔗进入砍收期后,糖厂会有计划地进行砍收。这样会避免农民为保障自己的甘蔗卖出好价钱而盲目砍收,因为甘蔗砍收后若48小时内不进入机器中生产,糖份将会降低。同时,糖厂也会组织专门的车队运输甘蔗入厂。农民只需要雇人或者自己动手砍下甘蔗堆放到路边即可,不必自己组织运输和贩卖。
这种糖厂组织和帮助农民种植并保障甘蔗收购的产业模式是广西其他农作物种植产业所没有的。也正是因为此,甘蔗种植能在几年内在广西大面积推广,并形成对全国其他省区的绝对优势。这种产业优势使农民不太可能大幅减少甘蔗种植面积,改种其他作物。
此外,广西政府也意图稳定种植面积。甘蔗种植已经占到广西耕地的一半以上,就广西的土地资源而言,进一步扩大甘蔗种植面积的空间已大大减少。广西基本由“扩种阶段”转入“增效阶段”,即广西产糖量将不再依靠种植面积的扩大,而依靠单产与出糖率的提高,因此甘蔗种植面积会进入平稳阶段,没有大幅增加的空间,也不会大幅减少。
广西甘蔗种植产业化非常成熟,经过多年的摸索,广西已探索出一条优势独具的从甘蔗种植到白糖生产的产业链条。
首先,甘蔗种植采取“片区化管理”。以糖厂为核心划分出隶属于该糖厂的蔗区,蔗区中农民种植的甘蔗统一由该糖厂组织收割并生产。这种方式杜绝了早年某些糖厂因没有甘蔗或者缺少甘蔗而去其他蔗区抢蔗的事件,保证了良好的生产秩序。
其次,广西甘蔗收购是政府指导价。3700—3800元的糖价对应260元的甘蔗收购价,如果糖价低于上述价格,甘蔗也按照260元的价格收购,如果糖价超过3800元,则还有二次结算,使糖价上涨的利益也能为农民分享。
第三,农民种植甘蔗需要到糖厂备案。这一来便于田间管理与估产(如糖厂在各乡、村都雇佣专管员,负责甘蔗种植的管理与估产),二来也便于糖厂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提高甘蔗单产。
第四,农民种植甘蔗可以得到糖厂的帮助。主要是糖厂垫付部分或全部化肥、农药、地膜、机耕甚至种子的费用,等到甘蔗成熟,砍收运入糖厂生产时,糖厂再将这些费用从甘蔗收购款中扣除。这部分垫付款基本上都是低息或者免息的。这样的模式还可以使农民在遇到产量过剩,企业停止收购时免受巨大损失。
第五,在甘蔗进入砍收期后,糖厂会有计划地进行砍收。这样会避免农民为保障自己的甘蔗卖出好价钱而盲目砍收,因为甘蔗砍收后若48小时内不进入机器中生产,糖份将会降低。同时,糖厂也会组织专门的车队运输甘蔗入厂。农民只需要雇人或者自己动手砍下甘蔗堆放到路边即可,不必自己组织运输和贩卖。
这种糖厂组织和帮助农民种植并保障甘蔗收购的产业模式是广西其他农作物种植产业所没有的。也正是因为此,甘蔗种植能在几年内在广西大面积推广,并形成对全国其他省区的绝对优势。这种产业优势使农民不太可能大幅减少甘蔗种植面积,改种其他作物。
此外,广西政府也意图稳定种植面积。甘蔗种植已经占到广西耕地的一半以上,就广西的土地资源而言,进一步扩大甘蔗种植面积的空间已大大减少。广西基本由“扩种阶段”转入“增效阶段”,即广西产糖量将不再依靠种植面积的扩大,而依靠单产与出糖率的提高,因此甘蔗种植面积会进入平稳阶段,没有大幅增加的空间,也不会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