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脐橙销售链条向国外延伸
湖北新闻网12月15日电 (记者 上官纯青 通讯员 郑家裕)12月15日,哈尔滨哈达市场。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正伦与Mustafa,Turkuaz import_export co,ltd客商签订了3000吨脐橙出口俄罗斯的销售协议。至此,该公司今年出口脐橙已达到8700多吨。
成立于2007年的秭归屈姑食品有限公司,以开发屈乡农副产品作为自己的定位。在公司成立之前,该公司董事长李正伦未雨绸缪,邀请华中农业大学的10多位专家教授,深入到全国脐橙主产区,江西赣南、重庆奉节、湖南、福建等地,对脐橙生长气候条件,各种品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其果皮厚度、含糖量、可溶性固性物、出汁率等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化验,形成分析报告,然后与秭归脐橙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差距,从品种种植、施肥、农药和田间管理入手,建立优质脐橙种植基地。这一年时间,他与10多位教授利用寒暑假,行程上万公里,投资60多万元,终于完成了《秭归柑橘产业化发展决策参考》一书。这本书为秭归脐橙鲜果出口找到了标准,为屈姑食品公司加工脐橙找到了突破口。比如,由于我国种植脐橙产地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海拔高度不一、经纬度不一,每个产地的脐橙所蕴含的各种指标就不一致,进行橙汁加工很难达到统一的味型。鉴于此,该公司开发脐橙茶、冷精油和脐橙白兰地酒等产品,其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地区,打破了秭归脐橙长期只能进行鲜果销售的格局,为秭归脐橙的开发找到了一条新路。
在出口基地的建设上,该公司也下了一番功夫,在县农业局的支持下,该公司在郑家岭村和西坡村高标准规划建设了2000亩出口基地,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销售的办法,强化脐橙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脐橙的外贸出口,对果品质量的要求更高一些,注重水果的着色度,杂色果不能收,采果过程中要标准化,采用一果两剪法,所谓两剪法就是先拿剪刀从树上剪下来,然后再用剪刀紧贴脐橙果把蒂去掉。秭归柑农有个通行的做法,在去蒂后手拿脐橙放到自己脸上一摸,其蒂要不能划脸,这样的剪法才符合标准。剪下果子后要轻拿轻放,以减少机械损伤。收购过程严格执行分级收购。收购后24小时内必须进行浸果保鲜,保鲜后再进行二次分检,然后上打蜡机打蜡,打蜡后再进行第三次分检。三次分检后才能包装,这包装是极为讲究的,如一个标准箱15公斤,每箱是56个果子,那就只能装56个,不能多也不能少,而且每个果子净重正负不能超过一克。这个看似苛刻的标准,其实并不是新标准,多年来就一直执行此标准。装箱下线后,在12小时内进行包装预冷,再装进恒温柜,车辆报关实施外运。
为保证出口脐橙的标准化,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引进西班牙脐橙智能光电分级系统,它可以按果品的重量、颜色、含糖量等多项标准进行分级,确保了出口标准化。
如今,该公司总资产已突破8000万元,拥有员工300多人,自营进出口年产值达到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