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到“转折之村”品“绿宝石”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83票  浏览15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7月22日 06:38
  前奔村出产的“绿宝石”梨。(资料图)
  
  本报讯(徐兰首席记者徐荣锋)7月12日,息烽县前奔村举办了第三届“前奔梨果节”,希望为前奔村30万斤“绿宝石”打开销路。但遗憾的是,“梨果节”已过去一周,仍然还有10余万斤梨挂在梨树上,鲜有人问津。
  
  前奔村位于乌江南岸边,当年红军长征时,曾经过这里。在前奔村附近,有两个著名的渡口——大塘、梯子岩。当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摆脱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后,便从大塘、梯子岩渡口南渡乌江,将数十万国民党追兵甩在了乌江北岸,从此革命形势好转。因此有人将前奔村称为“转折之村”。
  
  2003年,为调整农业结构产业,前奔村开始发动村民种植梨树。2005年,省农科院派出果树专家,将村民们种植的梨树全部嫁接成新品种——“绿宝石”。从2007年起,村里的梨树开始陆续挂果。由于气候、土壤非常合适,挂果后的“绿宝石”肉质细,汁多,味甜似蜂蜜,非常独特。
  
  为推广刚育出的新品种,2009年7月15日,前奔村举办了首届梨果节。渐渐地,前奔村的梨因味美独特,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礼品梨,并被人称为“前奔梨”。目前,全村共种植梨树1800亩。
  
  今年,“前奔梨”的产量达30余万斤,产量为历年之最。为了帮助果农们顺利将梨销售出去,7月12日,前奔村举办了第三届梨果节促销。
  
  如今,梨果节已过去一周,虽然卖出了近20万斤梨,但果农们的梨树上,仍有10余万斤“绿宝石”。这些天来,到村里购梨的商贩已经非常少,村民们担忧再卖不出去,过一段
  
  时间梨子就要坏了。
  
  为此,前奔村村支两委特别发出邀请:欢迎广大游客到前奔村品“前奔梨”。品梨的同时,还可重走长征路,寻访当年红军南渡乌江登岸的大塘、梯子岩渡口,还可参观当时红五军团指挥部遗址、红军战士住过的老木屋等等。联系电话:13885170479;18984177255。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