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市场动态 >> 香蕉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海南香蕉种植户屡屡受伤 "蕉急"谁当反思?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人民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84票  浏览17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7月08日 10:12
  近期,海南香蕉滞销现象引起多方关注。上至国家商务部,下至普通百姓,均为此“蕉急”不已,或出谋划策,或出钱出力,以帮助处于困境之中的蕉农渡过难关。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海南“蕉急”的状况会逐步得到缓解。
  
  然而,我们认为,如果不对海南“蕉急”的起因及其根由进行一番梳理和反思,下一场“蕉急”仍将让相关各方为之心焦。
  
  从年初开始,海南蕉价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今年前3月价格分别为4.4元、5.2元、5.6元/公斤,4月15日,海南香蕉的综合平均价达到6.2元/公斤的顶峰,乐东县等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7.6元/公斤的“天价”。这也是近10年来海南香蕉的最高价。
  
  然而,就在很多人以为今年种香蕉将赚大钱时,从4月中下旬开始,受“乙烯利”传言影响,海南香蕉价格急剧下降。尽管进入5月份后价格有所回升,但随着海南春蕉高产期到来,海南每天运出岛的香蕉达到1.3万-1.5万吨。原本处于卖方市场的香蕉销售形势急转直下,在短短几天内变成了买方市场,价格也跌至低谷,仅为0.4-0.6元/公斤。距离7.6元/公斤的天价仅过去40天。
  
  为了缓解这场突如其来的“蕉急”,商务部要求海南省商务厅会同省农业主管部门采取措施,发挥海南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项目的作用,并组织社会力量,帮助种植户扩大销售。各大企业也纷纷伸出援手,或向农户采购、购买“爱心香蕉”,或免费提供场地给农户销售,国内知名网站淘宝网也发起“聚蕉行动”,吸引网民团购海南香蕉,粤海铁路和蕉农、香蕉运销商密切配合,开辟直达绿色通道,抢运香蕉出岛。普通市民更是将购买“爱心香蕉”作为帮扶蕉农的手段……
  
  相关各方为缓解“蕉急”所付出的努力,让人感动,同时也令人反思:如果类似的“蕉急”接踵而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蕉急”之初,有关方面在分析这场“蕉急”的原因时说,一是受年初低温寡照天气影响,原本应在4月上市的海南春季香蕉的采收时间推迟了20天至30天,和夏季香蕉同时上市。二是广东广西及进口香蕉同期上市,加之其他各类水果大量上市,市场压力明显增大。三是受"乙烯利催熟事件"的误导,消费者消费意愿受到影响。四是香蕉集中上市,用工、运力需求迅速增加,致使香蕉在市场价格严重下滑的情况下,成本反而增加,从而抑制了岛外经销商的采购意愿。
  
  但随着新闻媒体的追踪报道,引发“蕉急”的更深层次原因开始浮现,农业部门称,海南香蕉价低的另一原因是种植面积过大。2010年、2009年、2008年,海南香蕉连续3年行情高涨,不少人种香蕉利润率超过100%,甚至出现种1亩香蕉赚1万元的超高利润现象,一些种植上千亩的大户一年就成千万富翁。暴利诱惑下,很多农户盲目跟风种植,甚至有报道说一些房地产商也转战海南种蕉。有关数据显示,今年海南香蕉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近1/4,产量约增加20万吨,导致香蕉严重供大于求。
  
  连续几年香蕉的高价格,让已获利的农民纷纷跟风,种植面积骤然扩大,产量暴增,接踵而来就是香蕉价格暴跌,香蕉增产而不增收的悲剧。接下来又是种植格局调整,面积萎缩,价格再缓慢回升。海南香蕉这些年的价格总是在这样的“曲线震动”中不断调整,高价―扩大种植―跌价―减少种植―涨价,这样一个“价格周期律”似乎从未被打破。有报道指出,香蕉行情大落的现象,10年中海南出现3次:
  
  第一次是2001年。那年从2月份开始,香蕉价格开始走低,最低时每斤跌至8分钱,行情低迷从2月份持续到5月份,覆盖海南香蕉销售的整个黄金季节。那年香蕉行情之惨淡,让不少种植户血本无归。
  
  第二次是2007年。那年3月底,香蕉价格每斤收购价还有1.2元至1.5元。但到4月初,仅几天的时间,香蕉价格就暴跌,最低跌至每斤0.2元。之后,虽经多方努力,行情有所恢复,但整体也难尽如人意。
  
  第三次就是今年。
  
  三次行情大落,共同点是种植面积增长过快。
  
  那么,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作为全国知名的热带高效农业种植基地,如何才能摆脱这种“价格周期律”,让农户们不再“过山车价格”中屡屡受伤,甚至血本无归?
  
  我们认为,一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产销信息平台,根据平台信息及时对农户种植的种植行为加以引导,力求避免农户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二是香蕉种植户也应从这场“蕉急”中吸取沉痛教训,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品种,以免在一次又一次的盲目跟风中欲哭无泪地“交学费”。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主管部门仅仅是在“蕉急”之后才忙于找病因、开处方;如果我们的农户仍然亦步亦趋、毫不考虑市场需求地跟风种植,那么下一场“蕉急”依然会让我们焦头烂额!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