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果蔗价贱滞销 廉江红橙供不应求
著名的水果之乡翁源今年种植的6.8万亩甘蔗大丰收,亩产高达8~10吨。然而,当地农户面对着堆积如山的甘蔗却犯了愁,年关将至,全县竟然还有约6成果蔗长在田里未收。如果无法及时销售出去,当地果农将面临重大损失。
从翁源县城龙仙前往周陂镇,沿路只见大片大片的果蔗依然伫立田间。而沿途所见,运蔗车寥寥无几。在高一村,几名老乡正在砍蔗,蔗农张路邦说:“你们看这些果蔗高大粗壮,平均高2米多,多年来没见过长得这么好了。今年我种了近10亩,农历八月十五日收了1万元定金,与销售老板签订了购销合同。自今年砍蔗以来,以合同价每斤7角钱卖了6亩共57吨。可最近老板说不好销,亏本,余下的3亩想不要了,叫我另谋销路。为了确保卖出去,我退让了一步,自愿每斤降3角,老板这才答应照单全收。现在普遍价格都在4角左右,估计全镇仍有三分之二果蔗未砍收、销售。4角一斤,能走脱就好。”
正午时分,一辆大卡车开到了田头开始装蔗。浙江人老朱前几年来翁源收购果蔗,着实赚了一些钱,今年他和其他许多中介、销售商一样,干脆在翁源本地租田干起了自产自销,没想到现在却面临无处可销的局面。
翁源县农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翁源是广东著名的果蔗产区,今年全县果蔗种植面积6.8万亩。往年这个时候,蔗区早已是商贩云集,车水马龙。”“今年果蔗获得大丰收,每亩产量8吨~10吨,但现在全县果蔗却约有六成多还在田里未收,如果卖不出去,大部分蔗农将面临重大损失。”
原因:滞销原因主要有三点
为什么往年价高利高的果蔗今年会遭遇寒冬?老朱分析说:“前两年果蔗价格保持高位,很多农民盲目跟风扩种,面积扩大,加上风调雨顺,亩产又增多,所以导致供过于求。”
“再一个原因就是今年是暖冬,南方暖,北方也暖。北方天气一暖,果蔗就不好卖了。我投入了100多万元哪,现在还套在这田里呢,卖也难,不卖更难。”
翁源县农业局种植业股负责人宋先仁则认为,造成果蔗滞销除了诸多客观原因之外,还有蔗农“捂盘”观望待涨等主观原因。“今年种蔗成本普遍上涨。去年地租每亩800~1200元,今年一下飙升到1000~1300元,加上肥料、燃油、人工等成本都涨声一片,导致每亩成本比去年上涨500元左右。成本上涨,价格上不去,部分蔗农不愿"割肉"甩卖。”
希望成立协会指导个体果农
目前翁源县农业局正积极动员有关合作社和流通大户,广开渠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千方百计帮助蔗农解决卖蔗难问题。
当地蔗农也期盼着能有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果商、超市能直接到县与之接洽收购,缓解果蔗滞销的燃眉之急。
也有当地学者指出,“个体果农掌握的市场信息非常有限,如何搜集准确有效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种养殖结构?通过扶持几个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有助于降低大量个体农户的大规模种植风险。”
本报湛江讯(记者关家玉通讯员戚照、刘金凤摄影报道)金秋时节,又是红橙飘香时。昨日,记者来到橙乡廉江青平、长山、石颈等镇采访时,但见满山遍野的橙园里,一个个泛着金黄色的橙子压弯了树枝,橙农正在喜滋滋地采摘着橙子,橙园里停着不少在等待装运橙子的车辆。
最高卖到24元1公斤
据悉,因受天气影响,今年红橙的摘果期较往年推迟了大半个月,至11月下旬才开始陆续上市,一开始就卖出了16元/公斤的好价钱,且价格持续走高,最高卖到24元一公斤,供不应求。于是,客商纷纷从各地前往廉江,直接到橙地“抢购”。
红橙16元/公斤贵不贵?青平镇镇委书记胡锡刚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一个红橙剖开四瓣,一瓣就值一元,贵是贵,但是皇帝女儿不愁嫁。”
许多果农都认为,红橙的身价能从2元/公斤跳到现在的16元/公斤仍供不应求,除了红橙的产量不大之外,关键得益于廉江市委市政府近几年大力推介红橙品牌,如今,品牌效应开始显现。
推介红橙品牌出成效
廉江是“中国红橙之乡”,红橙主产区包括青平、高桥、雅塘、石颈、长山等镇,其中青平镇提出了“打造万亩红橙观光带”的目标,目前红橙种植面积由2009年之前的1000亩恢复至7000多亩,预计年底可达上万亩。为了提升红橙的品牌价值,从2003年开始,廉江市委市政府每年斥巨资搞一次红橙旅游文化节,至今已经举办了七届。
政府大张旗鼓地推介红橙品牌的良苦用心,终于有了成效。随着廉江红橙品牌效应的增强,市场认知度提高,皮薄、少渣、甜中带酸的廉江红橙已经深入人心,每到摘果期,许多大单位大企业直接到果园摘果,成千上万斤往外运,由此也成就了廉江红橙一种独特的销售模式:果园摘果直接外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