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3万吨奉节脐橙滞销 大学生校园义卖 滞销总靠公益?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华龙网-重庆商报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223票  浏览22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4月17日 16:38

  政府回应
  
  将研究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滞销
  
  “1公斤计划西大情”公益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蒲斌认为,除了通过公益卖脐橙“救火”之外,有关部门应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
  
  记者昨日采访了奉节县商务局副局长李晓霞。得知西南大学学生也帮着果农卖脐橙一事,李副局长连连夸奖孩子们有爱心。李晓霞透露,在各方的努力下,“这些天,我们采取网络销售和传统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卖脐橙。30天内顺利卖出了1万多吨脐橙。”
  
  李副局长坦陈,在整个过程中,也存在考虑不周的情况。对于有网友反映收到的脐橙存在损坏、发霉等情况,李晓霞表示,“果品在包装时是新鲜的,但由于天气逐渐转热,出现了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的情况,这是我们事先没有预期的。”对此,李晓霞称,消费者可直接通过购买平台申请退款,“我们保证退费。”
  
  李晓霞还表示:“为了防止以后再次出现脐橙滞销问题,奉节县政府现已开始着手讨论研究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以帮助合格的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但对于长效机制的具体内容,她表示,“正在研究,不便于透露”。
  
  专家支招
  
  解决滞销疏通流通渠道很重要
  
  近年来,国内农产品卖难现象反复出现,大蒜滞销、土豆烂在地里、香蕉用来喂猪等,如何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西南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梁国鲁表示:媒体呼吁、微博求助、网络销售等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滞销。他认为,加大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农合”)的作用,是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
  
  “农产品滞销不能总是依靠爱心认购解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表示,虽然从去年开始,我国不少地方都通过借助网络和媒体呼吁“爱心认购”而成功销售了一些滞销的农产品,但这种办法绝不是长久之计。于建嵘认为,除了最大程度发挥“农合”的功效之外,有关部门还应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以引导农民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认为:要想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首先应提高农产品本身的质量;其次,疏通各个流通渠道也很是重要。“例如,建立绿色通道、多设置销售网点,并配合一些广告宣传。”党国英如是说。记者杨林杨玺
  
  实习生 周舒曼 胡劲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