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巴城葡萄上市了
昨天,果农在葡萄大棚内采摘葡萄。□记者濮建明摄

苏报讯(驻昆山首席记者姚喜新)昨天,巴城葡萄正式开剪,这也是昆山最早上市的地产葡萄。在位于巴城镇古城路的一个种植基地,龙藤葡萄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雪元带领工作人员摘下一个个果袋,露出一串串娇艳欲滴的粉红亚多蜜。“我们基地的葡萄每年6月28日开始上市,明年有可能提前。”从事了28年葡萄种植的徐雪元介绍,由于在春节前就开始对葡萄大棚进行覆膜,他的葡萄每年6月底就可以上市,而明年随着几个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上市时间将有所提前。“今年的价格预计和去年持平,可能会略有下降。”徐雪元介绍说,现在外地葡萄每天至少有20万斤进入昆山市场,对当地葡萄销售产生一定影响。
巴城葡萄种植主要经营模式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各基地以村集体经营为主,有效提升了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间接参与基地经营运作,合作社采取保底分红返利农户每亩800元。目前,万亩葡萄基地产销链已解决11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苏报讯(驻昆山首席记者姚喜新)昨天,巴城葡萄正式开剪,这也是昆山最早上市的地产葡萄。在位于巴城镇古城路的一个种植基地,龙藤葡萄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雪元带领工作人员摘下一个个果袋,露出一串串娇艳欲滴的粉红亚多蜜。“我们基地的葡萄每年6月28日开始上市,明年有可能提前。”从事了28年葡萄种植的徐雪元介绍,由于在春节前就开始对葡萄大棚进行覆膜,他的葡萄每年6月底就可以上市,而明年随着几个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上市时间将有所提前。“今年的价格预计和去年持平,可能会略有下降。”徐雪元介绍说,现在外地葡萄每天至少有20万斤进入昆山市场,对当地葡萄销售产生一定影响。
巴城葡萄种植主要经营模式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各基地以村集体经营为主,有效提升了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间接参与基地经营运作,合作社采取保底分红返利农户每亩800元。目前,万亩葡萄基地产销链已解决11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