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息烽小寨坝镇红岩葡萄沟成长的故事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息烽县新闻中心 作者: 张厚强 吴平平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08票  浏览31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9月03日 11:22

  【尝到甜头】自发种植扩规模
  
  初尝甜头,曾庆斌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剪枝嫁接了几十株在房前屋后。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家每年卖葡萄收入都上千元,既解决子女上学的费用,还在全村率先新建了平房。
  
  “挑到市场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据曾庆斌介绍,由于土质不同,1斤红岩水晶葡萄价格比普通葡萄要贵1元左右,都很抢手。几十年来,红岩葡萄始终不愁销路。
  
  独木不成林。对于那些前来讨要葡萄枝嫁接的村民,曾庆斌一点也不吝啬,还把自己摸索的技术毫不保留传授给大家,他要让全村都种上葡萄。
  
  陈永伦3株、余安学8株……短短几年间,全村近百户村民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葡萄。“起初只为自家吃,没想过卖到集市上去。”曾庆彬说,那些年交通不便,加上葡萄产量有限,农户种植葡萄范围大多局限在房前屋后。进入上世纪90年,部分村民拿出坡地试种,面积扩大到100多亩,种植户100多户。
  
  村民朱广玉就是村里第二个吃“螃蟹”的。自1977年试种葡萄开始,靠葡萄收入,建起了150余平方米小洋房,成了村里的“冒尖户”,特别是近3年来,年收入都超过3万元;村民黄维林从种4株葡萄起家,自1991年首季收入150元起,年年收入成倍长。
  
  转变观念天地宽。2001年全村葡萄丰收,村民结队担到县城卖,最后一算帐,户均收入2000多元。村民积极性大增,纷纷把良田好土改种葡萄,面积增至800多亩。
  
  从无序发展、自愿发展到有序引导、项目扶持、资金扶助、技术支撑。2004年冬,小寨坝镇林业站以2元/百技收购农户剪下的多余葡萄技条,就地租田培植葡萄苗,当地政府出资免费将幼苗发放给农户种植,全村葡萄种植突破1500亩。此外,该镇还鼓励农户培育商品苗,规模化发展葡萄种植。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