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山东威海:小桑葚圆果农致富大梦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威海日报·威海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50票  浏览33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3月24日 13:38

  大棚桑葚成了别样风景
  
  “大棚内的桑葚虽说管理起来比较麻烦,但是一想到能比普通品种提前15天成熟,每斤还能多赚七八块钱,我就感到今年的‘冒险’很值得。”说这话的是汪疃镇王家产村村民陈夕亮,当室外的桑树还只是光秃秃枝干的时候,他家大棚内的桑葚有些已发出绿色的嫩芽。
  
  3月13日,当记者走进陈夕亮家的大棚时,他正在为几株桑树舒芽。“进入三月下旬,我们的桑园就要真正忙碌起来了,合理疏芽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随手摸起一株桑树枝干,陈夕亮耐心地向记者介绍:“疏芽一般在新芽长到20厘米左右时进行,按照每株留10-15个芽的要求,应保留位置适当的健壮芽,疏除弱小的多余芽。”
  
  记者大约数了数,目前温室大棚中的十几株桑树已经陆续发芽,预计两周左右就能挂上桑葚果实。种了大半辈子地的陈夕亮此前一直在当地的一家生态园打工,帮助老板管理各种果树,日积月累也熟练掌握各种果树的管理技巧。“管理果树关键还是得用心,汗流得越多种出的果子就越甜。”陈夕亮笑着说。
  
  头脑活、胆子大,不甘于一辈子为别人打工的陈夕亮今年作出了重大的决定,自己也要种桑树。可是陈夕亮深知,如果自己种植一样的品种,没有特色,在市场将很难立足。
  
  “一开始知道这项技术还是去年一次去寿光的经历。”陈夕亮向记者介绍,四月份的时候,人家大棚内一片生机盎然,绿绿的叶子之下,各色的桑葚熠熠闪光。走出棚外,同样是桑葚,大棚外的桑叶还比较鲜嫩,桑葚果实还是小小的、绿绿的。“按说那个季节不可能结出桑葚,好奇的我决定也试试。”陈夕亮说。
  
  下定了决心,陈夕亮就开始注意搜集各地关于大棚种植桑树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从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又联系了镇上果树站的技术人员,寻求技术指导和帮助。我越发觉得桑树在大棚种植,错时上市,市场上绝对会受欢迎,真的是有利可图。”陈夕亮为找到一个致富项目而兴奋不已。
  
  陈夕亮从寿光学来了技术,自己又通过嫁接得到优良的品种,在村里就率先开始了大棚桑树种植。“先投资2万多元建一个半亩的大棚,效果好的话以后再扩大规模。”陈夕亮说。
  
  桑树平时一般只是在露天见到,将其种在大棚里却是一件稀奇事。当他开始建大棚种桑树以后,才发现自己面临的难题还不少。
  
  “这么高的温度,怪不得能比外面成熟早这么多呢。”在大棚里呆久了,记者感到阵阵热气袭来。没想到就是记者这话,让陈夕亮无奈地叹了口气。“白天的温度确实足够,但晚上才是真正的考验。”
  
  “现在咱们夜里的温度时常会降到零下,这对桑树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据陈夕亮介绍,大棚桑树对温度的要求很高,但是由于资金的问题,今年自己没有给大棚盖“棉被”。“光这些棉被就得将近2万元吧,对我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先尝试一下,如果不行第二年就要上棉被了,第一年免不了要有些失误,为以后积累经验吧。”陈夕亮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