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科技人员指导及时得当 双龙茵红李喜获丰收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宜宾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68票  浏览14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7月06日 11:49

  “我去年8.8亩茵红李收入3万多元,今年由于技术上的加强,李子品质比去年好、产量也比去年高,亩产1.8万斤,与去年相比增收1万元以上,这一切全归功于科技人员指导得及时、得当。”7月3日,满头是汗、满脸堆笑正忙着采摘茵红李的双龙镇双龙村云路组的茵红李种植户陈顺彩告诉笔者。
  
  7月正是茵红李成熟的季节,笔者在云路组茵红李果园看见色泽红润已经成熟的茵红李缀满树枝,着实让人喜爱。5年前,双龙镇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经济林木,并组织专门的科技人员指导村民科学种植。目前,该镇栽种茵红李达270亩,年产值182万元。
  
  双龙镇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员姚慎华介绍,茵红李生长快、投产早、特丰产,双龙镇气候、土壤都非常适合茵红李的生长,但由于大家对茵红李的生长习性不太了解,技术给不上,最初茵红李的长势、收成并不可观。今年,该镇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果园,“零距离”地向果农提供技术服务,解难答疑。
  
  双龙镇双龙村云锋组果农高孔宜2007年栽种了5亩茵红李,今年初投产就有1万斤,产值25000元。高孔宜指着一棵挂满果子的茵红李树向笔者介绍,茵红李每年都要剪枝,如果没有剪好,果子就不能很好的吸收养分,这都是镇上的技术人员教的。
  
  “我们将以果品协会为载体,实行“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产、销有机结合,并重点推广水果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该镇分管农业的刘泽军副镇长告诉笔者。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