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杰峰:曾经商海弄潮儿 如今田野逐梦人
核心提示
有一句话“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江西是个劳动力输出大省,曾经,一批又一批的农村青壮劳力,奔赴沿海城市打工或经商,梦想在商品流通领域一显身手,迅速摘掉贫困的帽子。而现在,一些商海中的畅游者却悄悄回来了,他们或开着豪车下地头,打着赤脚入稻田,或抬头伸手摘果,低头点击网络全球卖果。在江西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他们要用创业成功的资金去追逐曾经的梦想,带着身边的父老乡亲一起致富。
嘉宾:林毓敏省委政研室农村处处长
任杰峰将军红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彭少剑江西鹏辉高科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祥金南昌鄱湾牛羊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为理想 为爱好
回来做一回农民
主持人:任总,你退伍转业回到老家,在当地粮食局当了一名干部,当市场经济大潮风起云涌时,你弃官下海,先是开了南昌首家海鲜酒楼,之后又发展房地产。当时事业发展得很好,为什么转而发展果业呢?
任杰峰:“将军红”董事局主席侯兴平是赣南人,也是我的战友。2001年,他从部队转业,跟我说“赣南脐橙”是中国最好吃的橙子,也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唯一被西方看好的农产品。我去尝了,确实很好吃,但是当地老百姓没有钱开发,因为前期需要大笔资金,一亩地就需要投入七八千块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于是一下子搞了一万多亩的山地,开发种植脐橙,就这样成了当地的“果王”。
主持人:彭总是一名“70后”,你19岁就到深圳打工,通过自学当上建筑公司的技术员,经过多年的打拼,你不仅在深圳站稳了脚跟,而且成为深圳建筑公司的骨干。2002年3月,还在深圳融资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注册资金上亿元。事业正如日中天,此时你却回乡种水稻,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彭少剑: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家那时10个人8亩田,一家三代都在田里劳作。我年轻时去沿海打工,虽然在外地打拼,但内心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农民,一直想回家乡做点事。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外省的姑娘嫁到江西来,问她们图什么,她们说江西是鱼米之乡,有饭吃。的确,江西的大米很好吃,但是名气不大,我想能不能通过努力,种出绿色无污染的有机大米,创出好的品牌。正好余干县招商引资,有很多优惠政策,我就回来了。
主持人:张总是一名艺术家,你的肖像瓷受到很多人喜爱,在北京打拼多年后,艺术瓷像公司也得到了市场认可,为什么你选择了放弃之前的事业回来发展畜牧业?
张祥金:当时是想休息一下,我画了几十年的肖像瓷,落下很多职业病,我从小喜欢养小动物,家又在鄱阳湖边上,想着湖边那么多的草荒着,要是能养点什么,又是绿色养殖,多好,所以我就回来搞了个养殖基地,现在刚起步,规模也不大,主要是兴趣所在。
主持人:林处长,你怎么看待这几位企业家回乡发展农业的举动?
林毓敏: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内心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情感,有兴趣,这是他们回来发展农业的原动力,但不是最主要原因,他们投资农业一定有自己的考虑,全盘分析,发现农业也是有赚头的。最近江西出台了两个很重要的文件《关于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江西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2-2020年)》,大致规划了江西农村建设的方向,也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农业,你们几位做了很好的表率,对于你们今后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也会收集起来,针对性地解决。
有一句话“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江西是个劳动力输出大省,曾经,一批又一批的农村青壮劳力,奔赴沿海城市打工或经商,梦想在商品流通领域一显身手,迅速摘掉贫困的帽子。而现在,一些商海中的畅游者却悄悄回来了,他们或开着豪车下地头,打着赤脚入稻田,或抬头伸手摘果,低头点击网络全球卖果。在江西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他们要用创业成功的资金去追逐曾经的梦想,带着身边的父老乡亲一起致富。
嘉宾:林毓敏省委政研室农村处处长
任杰峰将军红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彭少剑江西鹏辉高科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祥金南昌鄱湾牛羊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为理想 为爱好
回来做一回农民
主持人:任总,你退伍转业回到老家,在当地粮食局当了一名干部,当市场经济大潮风起云涌时,你弃官下海,先是开了南昌首家海鲜酒楼,之后又发展房地产。当时事业发展得很好,为什么转而发展果业呢?
任杰峰:“将军红”董事局主席侯兴平是赣南人,也是我的战友。2001年,他从部队转业,跟我说“赣南脐橙”是中国最好吃的橙子,也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唯一被西方看好的农产品。我去尝了,确实很好吃,但是当地老百姓没有钱开发,因为前期需要大笔资金,一亩地就需要投入七八千块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于是一下子搞了一万多亩的山地,开发种植脐橙,就这样成了当地的“果王”。
主持人:彭总是一名“70后”,你19岁就到深圳打工,通过自学当上建筑公司的技术员,经过多年的打拼,你不仅在深圳站稳了脚跟,而且成为深圳建筑公司的骨干。2002年3月,还在深圳融资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注册资金上亿元。事业正如日中天,此时你却回乡种水稻,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彭少剑: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家那时10个人8亩田,一家三代都在田里劳作。我年轻时去沿海打工,虽然在外地打拼,但内心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农民,一直想回家乡做点事。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外省的姑娘嫁到江西来,问她们图什么,她们说江西是鱼米之乡,有饭吃。的确,江西的大米很好吃,但是名气不大,我想能不能通过努力,种出绿色无污染的有机大米,创出好的品牌。正好余干县招商引资,有很多优惠政策,我就回来了。
主持人:张总是一名艺术家,你的肖像瓷受到很多人喜爱,在北京打拼多年后,艺术瓷像公司也得到了市场认可,为什么你选择了放弃之前的事业回来发展畜牧业?
张祥金:当时是想休息一下,我画了几十年的肖像瓷,落下很多职业病,我从小喜欢养小动物,家又在鄱阳湖边上,想着湖边那么多的草荒着,要是能养点什么,又是绿色养殖,多好,所以我就回来搞了个养殖基地,现在刚起步,规模也不大,主要是兴趣所在。
主持人:林处长,你怎么看待这几位企业家回乡发展农业的举动?
林毓敏: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内心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情感,有兴趣,这是他们回来发展农业的原动力,但不是最主要原因,他们投资农业一定有自己的考虑,全盘分析,发现农业也是有赚头的。最近江西出台了两个很重要的文件《关于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江西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2-2020年)》,大致规划了江西农村建设的方向,也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农业,你们几位做了很好的表率,对于你们今后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也会收集起来,针对性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