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荔枝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河源“荔枝之村”连续6年承受不赚钱甚至赔本之痛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河源晚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78票  浏览31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6月19日 13:00

  果农:品种改良有困难
  
  据了解,目前水东村的荔枝品种以传统的禾枝、黑叶为主,桂味、糯米糍及妃子笑等优质品种的种植面积并不大。由于传统品种核大、味偏酸,与桂味、糯米糍等优良品种在品质上相比差别很大,缺乏市场竞争力,即便是丰收年也会出现“卖果难”现象。相反,桂味、糯米糍等优良品种在市场上却很受欢迎,销路不错,价格也高,每斤售价在3元以上。
  
  既然桂味、糯米糍这类优质荔枝能卖好价钱,农户为何不大量种植呢。果农郭林文告诉记者,他们曾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因为水东村的荔枝是成片种植的,果树的间距小,要全部种植优良品种就必须统一将传统品种砍掉,不然“新树”(优良品种)还没生长起来,‘地盘’就被传统“旧树”(传统品种侵)占了,“新种”‘地盘’也就而没有了生存空间。此外,村里的荔枝园虽是成片的,但分别属于不同的农户,全部改种优良品种时无法达成统一他们的思意见想。据他们摸底调查,,且很多农户都不愿意改种,原因是嫌麻烦或没资金投入。记者在水东村采访了几个农户,问及为何不改种优良荔枝品种时,他们均表示“很麻烦,不想改种”。
  
  出路:走产业化之路
  
  对于荔枝的发展前景,市农业局水果办的有关人士认为,我市种植荔枝具备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种植的荔枝品种有早熟、晚熟等品种,可以上早市和晚市,价格比较高,发展前景比是较好的,关键是要走一条产业化的发展之路。当务之急是要解决近年来荔枝价格低、销售难这两个难题,才有可能让农户恢复种果的积极性。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